个‘服务意识’,我总觉得摸不着头脑,你能不能跟我讲讲?”
“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客户当成上帝,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秦浩停下脚步,指了指商场一楼出口的位置:“你看那个地方,人流量大,又靠近门口,你在那里弄一个意见箱,再贴一张告示,告诉顾客有任何建议或者不满,都可以写下来投进去。每三天你亲自把意见箱里的信做一个整理,针对其中的合理诉求立刻进行整改——比如顾客反映某个专柜的店员态度不好,你就去核实情况,该培训的培训,该调换的调换;如果顾客觉得某个品类的商品太少,你就联系供应商,尽快补齐货品。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所有顾客都在帮你出谋划策,要相信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他们的需求,就是咱们商场改进的方向。”
杨巡眼睛一亮,拍了下手:“这个主意好!既简单又实用,我这就去安排人做意见箱,下午就能装好!”
他说着,就要转身去吩咐下属,脸上满是急切。
秦浩笑着叫住他:“别急,我还有个问题要问你。有没有想过把‘东海一号’做成一个全国性的连锁商场?”
杨巡的脚步顿住,脸上的兴奋劲儿淡了些,讪讪地笑了笑:“想过,怎么没想过?做梦都想!但我也没敢想那么大,毕竟咱们才刚把东海这一家做起来,根基还不稳。我跟小戴商量过,下一步准备去上海试试水,先在上海开一家分店,看看那边的市场反应再说。”
“行,没有因为眼前的利益故步自封,有进步。”秦浩满意地点点头:“说说看,你跟小戴是怎么计划上海分店的?资金、选址都落实了吗?”
杨巡连忙点头,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说道:“浩哥,其实是这样的。自从‘东海一号’火了之后,有个叫萧然的人主动找到我,说是想跟我们合作在上海做一个地产项目。他说他负责在上海的核心地段拿地,我们负责在地块上建商场,而且他给我们的土地价格,是成本价,比市场价低了近三成!”
没等杨巡把话说完,秦浩挑了挑眉,语气带着几分玩味:“土地成本价给你?他做慈善吗?”
杨巡连忙解释:“浩哥,我一开始也觉得不对劲,后来听萧然说,他准备拿的那块地,原本是想建写字楼的,但他觉得光建写字楼吸引力不够,要是旁边能配一个大型商场,形成‘写字楼+商场’的商业综合体,既能吸引企业入驻写字楼,又能靠商场带来人流,整个地产项目的升值空间就大了。所以他才想跟我们合作,我们建商场,相当于帮他的写字楼项目‘抬轿子’,他让利给我们,其实也是在为他自己的项目增值。”
秦浩闻言,不由得暗暗点头。这个萧然确实有点商业头脑,要知道现在是 90年代初,国内的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