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了。回去,反而成了更深的失落和无家可归。留在这里,是他们的无奈,也是他们惟一能抓住的现实。每一个留在海外的华人,背后都有一段不足为外人道、被生活揉捏过的独特人生故事。“
听秦浩说完,梁思申若有所思地搅动着茶杯:“所以……看到、吃到家乡的食物,触发了思乡的情绪,这个是不是就叫‘睹物思情’?“
“这个成语用得不错,有进步。“秦浩赞许地点头。
梁思申展颜一笑,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那是,我有在课余时间学习汉语的好吧。“
这时服务员端上了避风塘炒虾。金黄酥脆的虾仁裹着蒜蓉面包糠,香气扑鼻而来。梁思申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只,却被烫得直呵气。秦浩笑着递过湿毛巾,看着她孩子气的模样,想起十年前第一次见到这个倔强小女孩的场景。
很快,清蒸石斑、干炒牛河等菜肴陆续上桌。梁思申完全抛开了所有伪装,大快朵颐的样子让秦浩也食欲大开。她甚至不顾形象地舔了舔沾着酱汁的指尖,这个动作让秦浩想起宋运萍在家吃饭时的样子——果然是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少了些东方女孩的拘谨。
酒足饭饱后,秦浩给梁思申倒了杯普洱茶。大厅角落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突然放声痛哭。老人面前摆着一碗已经凉透的云吞面,粗糙的手指颤抖着抚摸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
梁思申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老人身上,对“睹物思情“这个成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思申,你知道对于一个像他这样,或许是像更多漂泊在外的华人来说,当生命接近终点,预感大限将至之时,他们心中最深处、也是最执着的愿望,你知道是什么吗?“秦浩忽然问道。
梁思申摇摇头,耳垂上的珍珠耳环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落叶归根。“
见梁思申面露疑惑,秦浩解释道:“它是几千年来深深刻印在我们华夏民族骨血里的执念,一种超越了物理距离、财富多寡甚至理性计算的终极归属感。它意味着:无论我们这一生飘零至世界的哪个角落,无论在外获得了多大的成就与繁华,当生命之火将要熄灭,灵魂深处最强烈的冲动,便是要回到生命开始的地方——那片承载着童年记忆的土地,那座熟悉的祖屋,那座世代安息着先人的坟茔。唯有葬于故土,魂归宗祠,才能获得最终的平静与圆满。叶落归根,是漂泊的终点,也是灵魂的归途。”
“这种对故土近乎宗教般的眷恋和归属感,是很多西方人难以真正理解的。西方文化强调个体自由与选择,‘世界公民’可能是某种理想。但在许多华人心中,无论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