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主任家离养猪场不远,是一栋砖木结构的老房子,门前种着几棵柿子树。宋运辉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杨速和杨俪的说话声。
“哥,你说大哥会给我们带什么好东西啊?“这是杨俪清脆的声音。
“不知道。“杨速的回答一如既往地简短。
宋运辉敲了敲门,杨俪立刻跑来开门。看到是他,小姑娘眼睛一亮:“小辉哥!你可算来了,我们都等不及了!“
杨速也站了起来,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也透着期待。
“走吧。“宋运辉笑着说:“咱们现在就去车站。“
山背大队距离县城有几十里路,进出只有一路班车。
三人顶着烈日走了约莫半小时,终于来到了车站。这是一个简陋的站点,只有一块写着“山背大队“的木牌和几棵遮阴的槐树。
等待的过程中,杨速和杨俪还在猜测这次杨巡从广州回来会带什么好东西。
“我听说广州那边有好多新鲜玩意儿。“杨俪兴奋地说:“上次隔壁村的王叔去广州,带回来一个会自己转的风扇呢!“
杨速难得地接话:“那叫电风扇。“
“对对对!“杨俪拍手:“大哥要是能带一个回来就好了,夏天就不用热得睡不着觉了!“
宋运辉站在一旁,心思却不在这些上。他的目光一直盯着公路尽头,期待着那辆班车的出现。好几个月了,自从秦浩带着杨巡去了广州,他就一直盼着他们回来。特别是高考结束后,他有很多话想跟秦浩说。
就在二人讨论时,一辆漆皮班驳的老旧客车缓缓驶来,车顶上绑着几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和行李箱,看起来沉甸甸的。
“山背大队,山背大队的这里下了啊!“售票员扯着嗓子吆喝。
车门一开,乘客们陆续下车。宋运辉赶紧在人群里寻找,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突然,他眼睛一亮——在车厢最后,一高一矮两个熟悉的身影正往下走。
“大哥!“杨俪眼尖,第一个发现了杨巡,拉着杨速就冲了过去。
杨巡看到弟弟妹妹,惊喜地张开双臂:“老二老三!你们怎么来了?“
他比三个月前黑了不少,但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