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吗?”
“是啥?”杨巡茫然地问,黑暗中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是宗族!是乡情!是血脉连着的那股子劲儿!在这沿海地区,谁家要是发现了一条好路子,哪怕没有本钱,在祠堂里吆喝一声,或者族里长辈一点头,就会有族亲拿着钱出来,有多少凑多少!大伙儿一起上,有钱一起挣!彩电这东西,现在整个中国都缺,那就是稳赚不赔的金疙瘩!别说那些老板自己手头宽裕,就算他们手头的钱不够,回家打个招呼,有的是人愿意把棺材本都掏出来入伙!”
“你应该担心的是,这点彩电够不够他们分的。”
黑暗中,杨巡听得嘴巴半张,眼睛瞪得溜圆。秦浩描绘的景象,像在他面前推开了一扇从未想过的、金光闪闪的大门!利用宗族的力量集资做买卖?这法子对于从小在国营体制、封闭乡村长大的他来说,简直是闻所未闻!
“原来……做生意还能这样?大家伙抱成团,凑钱一起上?”
“行了。”秦浩打了个哈欠:“赶紧眯一会儿吧,距离天亮也没两个小时了。”
“睡,睡!这就睡!”杨巡连声应着。
天刚蒙蒙亮,杨巡就被秦浩一脚踹醒,迷迷糊糊地洗漱,吃了点路边摊的豆浆油条,就揣着库房钥匙前往各个商品交易市场。
杨巡站在老陈那只有一张旧课桌大小的摊位前,语气还带着点初涉大宗交易的紧张:“陈老板,彩电,进口的‘三洋’牌,货真价实!您……您要不要瞧瞧?”
老陈正低头摆弄着摊位上的小商品,闻言动作猛地一顿,抬起头,眼珠子瞬间瞪圆了:“后生仔,你讲的系真定假,乜野彩电?边度来嘅?”
“真有!”杨巡看他反应就知道有戏,声音也拔高了几分:“日本原装进口的三洋,昨天刚到货!就在仓库里,货正着呢!您要不跟我去看看?”
“睇睇!马上就去!”老陈连摊子都顾不上收了,一把捞起桌面上零零碎碎的东西往脚下的纸箱里一扫,冲着隔壁相熟的摊主喊了一句:“阿明!帮我睇下档口!”
也顾不得人家是否答应,抓着杨巡的胳膊就往外走:“后生仔,快快快!带路!”
有了老陈这急切的态度打底,杨巡胆子更壮了。赶到第二家,找到的是个精瘦的中年人阿标。
“靓货!大件野!”杨巡凑近:“三洋彩电!原装进口有没有兴趣啊?”
“真嘅?”阿标一听“彩电”两个字,眼睛都放出光来:“边度?带我睇睇!”
阿标比老陈更急,摊位上零零碎碎的东西根本不管了,蹬起停在旁边的破自行车就要跟着杨行跑。
杨巡赶紧说还有别的老板,可以一起去。阿标急得直拍大腿:“还等什么老板啊!后生仔,赶紧叫个三轮车!我们一起去!”
就这样,杨巡带着老陈,阿标自己叫了辆“三脚鸡”,三人又奔向仓库。
消息像野火一样在相熟圈子里传递开来。当杨巡引导着老陈、阿标,以及半路上又闻讯加入的另外几个“小老板”赶到他那个偏僻的小库房时,场面已经完全失控了。
打开库房大门的那一瞬间,眼前堆砌得如同堡垒般的彩电纸箱,给了那几个小老板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他们像见到了宝藏的群狼,呼啦一下全涌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