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坐,吃杯茶。”
袁易摆了摆手,对程嬷嬷问道:“琮哥儿平日喜欢习武?”
程嬷嬷恭声回道:“回郡公爷的话,哥儿确是喜欢摆弄这些弓箭棍棒。”
袁易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读书呢?可还用心?”
程嬷嬷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不敢隐瞒,如实道:“这个……哥儿于读书写字上,兴致确是不比习武……”
袁易听罢,神色转为严肃,看向贾琮,训诫道:“琮哥儿,你喜欢武艺,强身健体,自是好事。男儿志在四方,将来或要上阵杀敌,或要护卫家邦,有一身武艺傍身,总是好的。”
贾琮垂手恭听,小脸上展现受教的神情。
袁易话锋一转,语气加重了几分:“然则,需知这世上,并非只凭勇力便可通行。运筹帷幄,需靠智谋;治理地方,需晓文理;便是与人交往,也需知书达理。若只知舞枪弄棒,不通文墨,那便是莽夫了。从今日起,你除了习武,亦需在读书上用功,可知晓了?”
贾琮听懂了袁易话中的期许与告诫,恭声应道:“是,郡公爷,我记住了,定当用心读书。”
袁易见他态度恭顺,面色稍霁,又道:“你且安心在此住下,自己先用功。过不了几日,我便会专设一处学堂,延请名师教授经史文章,亦会安排府中精于武艺的护卫,教导弓马骑射。届时,便送你入学堂。”
他已有打算,欲择一清静院落开设家学,聘一饱学敦厚之儒生为师,再选派一名可靠护卫传授武艺。府中有头脸的属官、下人之子,若得恩准,亦可入学,既便于集中管教,亦可为将来培养些得力人手。
吩咐完贾琮,袁易目光转向童氏、洪义,肃然道:“你二人既被派来此处,伺候琮哥儿,便是你们的差事。需得尽心竭力,不可怠慢疏忽。琮哥儿年纪小,你们要多加看顾引导。差事办得好,府里自然记着你们的好处,自有赏赐提拔。若是偷奸耍滑,可是不轻饶的!”
他的这番话,以及冷峻的眼神与语气,让童氏与洪义心头一凛。
童氏躬身应道:“郡公爷放心,奴婢定当竭尽全力,伺候好琮哥儿,不敢懈怠!”
那半大小子洪义也学着母亲的样子,瓮声瓮气地应了一声:“是,郡公爷!”
袁易不再多言,又看了贾琮一眼,便转身离开了这小院。
贾琮与程嬷嬷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