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坚确实看了何雨柱亲自写的招聘启事,但是他的侧重点在书法和内容上,你你没注意应聘条件,是他自己先入为主的认为,在北大校长的店铺里上班哪怕是服务员最低也得是名牌大学本科生,高一点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也不算太高。
他自己就想着毕业之后考研,读研之后来应聘,根本没注意到招聘条件里根本没提学历的事儿。
一来是何雨柱虽然是北大校长,但是他并不认为学历等同于学问和能力。二来他认为自己招聘的是掌柜的和伙计,学历高了有些屈才。再者说,混古玩圈的哪有那么多高学历的,能看懂小篆的学问就够了。
不过他忽略了一点,这年头认识小篆的人啊还真不多。都过去半个月了,也没人来应聘。
话归正传,想起了何雨柱招聘启事的细节,陈坚有些脸红。
“对不起,何校长,我光看书法了,没有注意到细节。”
“没关系,让你哥自己去看招聘启事吧,看懂了就有面试机会。”
“谢谢您,何校长!”
……
和陈坚分开,何雨柱溜达着进了一家古董店,这家店叫博古轩,以瓷器为主,翡翠玉石也有一部分,何雨柱隔三差五就会来看看有没有新货。
今儿进来的时候,店里已经有两波客人,一个满头花白的老头儿带着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在看一对花瓶。何雨柱打眼一看就知道是雍正官窑的粉彩方瓶,哪都好就是一只瓶子口上有个小磕碰。
要不是有这点缺陷,何雨柱早就下手了,不过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另一波客人是一个眼镜男和一个矮个子男人,叽里呱啦说的是日语,明显的是个倭国人和一个翻译张掌柜的正在招呼他们,冲何雨柱拱拱手算是抱歉了。
“何爷您来了,您先做,柳子六安瓜片给何爷泡上。”
“掌柜的您忙您的,我随意看看。”
“得嘞,您体谅我嘞!柳子,快点。”
何雨柱算是潘家园的名人了,不仅身份高,做事敞亮,买好东西也舍得给价钱。最重要的是他是内行,尤其是专攻玉器之后。
何雨柱往博古架和柜台里随便地看了起来,柜台里一块儿龙首玉钩引起了他的注意,可是走近了一看就知道那沁色是后做的,雕工也有问题,后改的。这东西功夫下的足糊弄外行和老外还差不多。
反而是那个倭国人和翻译面前放的一个玉熊挺有意思,大概有8长,和田白玉带橘红沁,四肢粗短显憨态,外行人看来是有些卡通,但是在内行人眼里却是雄浑大气,充分的展现出了汉代雕刻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