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瑞不理解了。
“因为打仗能赚钱。”王言耐心的解释起来,“从开战至今,可统计的……”
王言给海瑞讲的,正是先前的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同时随着战争的胜利,随着地盘的逐步扩张,人口、土地全都在增加,王言先前制定的移民实治的计划也由此开始,带动了这边的发展,让这些草原的百姓有了钱,那么大明的产品自然要铺过来,这又是消费循环起来。
此外还有辽东那边,虽然没有打硬仗,但也是软刀子缓慢的割着朵颜三卫和女真人,一样开始向辽东移民,大搞建设。
而针对朝鲜,就是纯粹的将货物倾销给他们了,如此多年过来,朝鲜早都流通宝钞了,他们就是在给大明创造财富呢。
在加上打仗不断的消耗各种物资等等,大明的各种粗浅的制造业这几年飞速发展,大工厂、小作坊雨后春笋一般的开建起来。
百姓们不论男女,全都忙碌了起来,职业的没有地的工人也随之大范围的出现。新思潮也在大明的土地上涌动起来,毕竟思想要匹配社会发展的,两者相互促进。由此也导致了知识分子群体的各种论战,出现了许多新奇的观点。
又因为总体的向好发展,百姓们的生活宽松,渐渐的‘好日子来了’的感觉传递给了更多的百姓,生活成本降低,盈余增多,于是百姓们本就强烈的生孩子的想法,也就更加付诸了行动。这几年人口也开始井喷的增长,都在使劲生孩子,扩张家族。
凡此种种,王言在之前的数年时间种下的种子,到了开始攻打鞑靼,震慑四夷,昭示大明帝国的强大的时候,终于算是开花结果,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声势……
“不想竟是如此道理。”
嘉靖笑着点头,“你辛苦了,这一仗打的好啊。按照你说的这一套道理,朕是真的希望能够一直打下去了。可惜啊,鞑子不经打,没到三年就要彻底败了。”
嘉靖、徐阶等人都不同意鞑子的乞和,不是因为明白了王言说的那一些道理,毕竟都是聪明人,他们当然有不少的想法,但要说如同王言说出来的这般成体系却是不能的。他们是单纯的通过各项数据,惊奇的发现这仗简直是越打大明越富裕,那肯定是不能和了,谁想和就办谁……
要说起来,他们看的各种统计的数据,也还是从王言这来的。毕竟王言一直肩负着皇家银行主事的重任,各种的统计指标都是他提出来的,弄了许多的人手在各地统计数据。以致于经过了这么几年的发展,皇家银行比户部都更要庞大了。
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