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本地粮食减产,粮价大幅上涨的时候。真到了那个时候,王言不杀人全家,说话都是不好使的。
毕竟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就让人不想要命了,何况是翻了两倍、三倍呢……
总而言之,从王言在嘉靖四十一年一月末上任大兴知县,到六月中的五个月时间,先后收清洁费、扫黑除恶、清田查口、大搞工程建设,如此一套流程下来以后,财政宽裕、田口大增、税收大涨、建设的也越来越好,大兴直接大治了。
整个大兴在大跨步的前进,人们只要不是瞎子,都是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不同的。
城外轰轰烈烈的各种工地不提,只说东城。
街道更干净了,更平整了,破碎的石板全被换了新的,一些小的坑坑洼洼甚至是泥路的街巷,全都用石板混着水泥修了路。
每日里的各种垃圾、污水,都有人专门来收。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建设起了公共的茅房,让人们出行在外方便上厕所,也解决一下生活中上厕所难的难题。
街面上每天的人更多了,市场更加的热闹。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收上来的清洁费在逐步提高,充分说明了经济的繁荣。
而清洁费提高的背后,自然是相关的各种产业所需要的人工的增多,赚到钱的人自然也就多了。整个京城的局面,都是在好转的,是肉眼可见的更有气象。
这种事儿别人感触不深,除了王言就是嘉靖、吕芳、黄锦等人明白,现在的京城到了什么地步。
这是王言告诉黄锦的,黄锦是厂工么,大事小情都要知道。王言就让他针对各种物价,各种集市的人流,城门进出,码头的货船、客船,百姓收入等等每日记录汇总,每天对比。
事实上这些数据的相当一部分,都是有统计的,只不过王言加了更多的数据进来,扩大了统计范围,方方面面都囊括进去。如此也就对京城的实际情况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
不过明确的认识,不等于认识的清晰。
嘉靖不当皇帝,也是富贵的王爷。吕芳、黄锦,都是进宫几十年的人,小时候的贫苦,可能都记不住了。
不过知道一些大概,明确的知道京城在进步,在变好,京城的百姓在变得富裕,市场在变得活跃,到底也让嘉靖高兴。让嘉靖更加明白的感受到,王言除了给他送了二百万银子之外的,卓绝的能力……
现在王言已经没什么事情了,一般的问题都由马得福带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