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知要起身叩拜,被沈天娇给拦下了,“丞相不必如此多礼了,你身上有伤,这礼就免了。”
“臣,谢皇后娘娘体恤。”
王云知此时见沈天娇,心中是有愧的,他身为臣子不能够为君担忧,反而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差点儿使国家分崩离析,他实在是汗颜,无法面对沈天娇了。
沈天娇看王云知此时的样子,只是微微一笑,说道:“本宫听闻丞相与夫人突遭这样的不幸,所以就特地来护国寺看看。”
“不过此时看丞相气色尚好,本宫也就放心了。”
“丞相这段时间就在这里安心养伤吧,朝中之事就先放一放,毕竟身体的康健才是最重要的。”
“有劳皇后娘娘挂心了,臣实在是我愧不敢当。”
王云知低垂着头,这还是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支持李朝晖,是错误的决定。
既然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王云知也不是矫情矫情的人。
于是他开口说道:“皇后娘娘,臣在您面前实在是有愧,臣身为百官之首,上没有对君王忠诚以待,下没有顾及百姓的死活,着实是不配坐在丞相的高位之上。”
沈天娇看着在自己面前,愧疚不已的王云知,心里一时也有些百感交集。
人道,智者不入爱河,如今看来这话果然是一点儿错都没有。
即便是聪明如王云知这般的人,沾上了情爱二字,也是要要犯糊涂的。
虽然这糊涂犯的时间有点儿长,但是好在如今能够幡然醒悟,也算不迟,一切还都来得及。
“丞相不必如此自责,人谁还能没有看不透的时候呢?”
“这么多年来,丞相对云离的贡献功不可没,这些本宫都看在眼里,也感念在心。”
“自从本宫监国以来,丞相屡次协助本宫脱离危机,本宫心中更感感激莫名。”
“若不是丞相多次出言维护,本宫也不可能如此顺利的管理朝政。”
“当日皇上立我儿为太子的时候,也是丞相你第一个出面响应,这才让群臣无话可说,让太子顺利被册立,保证了云离政权的稳定。”
“丞相心里有皇上,有太子,有我云离的百姓,这便足够了,其他的事本宫既往不咎。”
“只望丞相从今往后,能够尽心的辅佐皇上,扶持太子,使我云离朝堂清明,百姓能够富足安居,海晏河清盛世太平。”
沈天娇的这番话,无疑是给王云知一颗定心丸,告诉他,以前不管王云知做过什么事,从这一刻起,那些事情都将成为过去,她沈天娇既往不咎永不再提起。
路归路桥归桥,一码归一码。
有了沈天娇的这个承诺,王云知才能够彻底放下心里最后的犹豫,彻底跟过去告别臣服于沈天娇。
“臣,王云知,叩谢皇后娘娘的大恩。”
王云知说话的声音都哽咽了,沈天娇的承诺他是相信的。
这位出身镇北侯府的皇后娘娘,如同她的父亲镇北侯一样,是个言出必行一言九鼎之人。
她既然说了以前的那些事,她既往不咎永不再提起,那就是真的既往不咎永不再提起了。
这也是沈天娇跟李朝晖最大的不同,沈天娇是真正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坦坦荡荡的君子。
跟李朝晖那种用人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