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顺利(5 / 6)

喜欢,爸觉得……咱们家也算给社会做了点事。你说这是‘数字资产’,我不太懂,但我晓得,从前没人知道万江有个张建国卖五金,现在全国各地的人都来找我买货,叫我‘阿强老师’。”

    镜头微微晃动,应该是张浩自己拍的。

    “所以啊,你别嫌我笨,学不会那些术语。”阿强抬起头,笑了笑,“只要我还在这儿,你就继续拍。让更多像咱这样的小人物,也让别人看见。”

    视频结束,弹出一行系统提示:

    【本内容已纳入“点亮中国计划”首批展映名单】

    薛志远默默关掉手机,抬头望向夜空。南方的星星很亮,远处仍有零星路灯亮着,那是便利店、烧烤摊、快递驿站,是无数普通人仍在劳作的身影。

    他忽然想起陈砚在新加坡说的话:“我们都以为自己在评估风险,其实我们都在寻找支点。”

    此刻他终于明白,那个支点不在董事会会议室,不在融资协议条款里,而在千万普通人按下录制键的那一瞬。

    回到深圳后,他召集刘炽平、马化腾召开紧急战略会,正式提出“去中心化生态架构”构想:**将微视核心能力模块化拆解,对外开放“AI生成引擎”“空间数据库”“交易履约中台”,允许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公益组织基于自身需求定制专属服务平台**。

    “我们不做唯一的答案。”他说,“我们要做土壤,让各种可能性自己生长。”

    一个月后,首个试点落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当地文旅局借助微视开源框架,打造“云上火把节”平台,帮助三百余名非遗手工艺人开通线上展厅,直播织布、制银、酿酒全过程。首场活动吸引超两千万人次观看,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突破四千万元。

    类似案例陆续涌现:江苏宜兴用该系统搭建“紫砂壶溯源平台”,广东潮州推出“老字号振兴工程”,就连边陲小镇霍尔果斯也建起了“跨境商贸数字驿站”。

    至此,微视已彻底脱离单一APP形态,演变为一张渗透进经济社会毛细血管的神经网络。

    而在幕后,薛志远悄悄推动另一项绝密工程??代号“灯塔”。

    该项目旨在开发一套去中心化的身份认证与价值分配协议,基于区块链技术,确保每位内容创造者、数据贡献者、服务参与者都能获得不可篡改的权益记录。未来,无论是上传一段视频、标注一个POI点,还是参与一次众包建模,都将转化为可流通的“数字劳动凭证”。

    他相信,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他在《生态防御白皮书》中写下的理想:

最新小说: 身份都没曝光,未婚妻就死心塌地了 重回78:从救下妻女开始逆转人生 穿越七零做外贸 仙子总想坏我道心 砯崖2 村欲乱 父子都爱绿茶,我去边关养狼! 许你爱我 穿越异界,我在高考写出滕王阁序 遥雪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