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暖水壶都买不起的尴尬情况出现。
等时间来到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全国,农民自然也得到了大量的自由和解放。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某些年代里,作为农民,就一个户口问题就卡死大多数人,这样做自然有那个年代的无奈,可时代变了剪刀差问题却没变。
这就导致,农村跟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有加扩大的趋势出现。
因人多地少的因素,八九十年代的农民,虽然自由了,但其种地的真正收入反倒是并没有多少提高,甚至在那个年代,还在河南出现过一个这么的笑话。
那就是,某地,某人,种了一年地,把粮食都交了上去,还倒欠国家好几十块的事情出现,没办法,那时候劳动力便宜,很多农民都是出去打半年工,在回老家种半年地,这样才能维持一家老小的基本生活。
这也就是那个时代的基本情况,但如今。
。
。
如今不说了。
清朝时代的海城呢?
具体情况其实也都差不多,这靠天吃饭的活计差不多都这样,甚至比现代还不堪,一个弄不好,的借高利贷一辈子翻不了身不说,甚至还的卖儿卖女的还债。
“咳咳。
。
。
所以,我决定,从今年开始,免除大家的杂税,以后都统一一年收一次农业税,而且这个耕种和收获呢,以后都由县里面承包了,大家只要安心看护好自己家的田就行。
。
。
。
特别要讲一下啊,今年我们推出了几种化肥可以提高产量百分之三十多,这是第一年,我们免费给每家提供试用,当然种子也是。
。
。
。”
这番讲话顿时就给下面所有牛庄镇的农民给听蒙了。
种子县里面出,这什么肥料也是县里面出,甚至还有这地都不用自己翻地,播种,甚至以后的收获,都是县里面都包了。
他们自己都不用出一毛钱,这听起来也太香甜了吧?
做了几千年的农民,啥时候有过这待遇,在彪哥的一番讲解下,不光是在场所有农民安静了,就连前来参观的袁大人也给听的一脸懵逼,甚至他身后的那些幕僚,更是听的感觉像见了鬼似的,一脸不可置信。
“当然,第一年我们是免费的,大家也看到了这些巨大的车子,那是拖拉机,一会他会启动起来干活翻地给大家看,到时候大家就知道这大家伙的实力了,当然这些拖拉机是县里面提供给牛庄公社的也属于全民所有,也就是这些拖拉机属于大家所有人。
这机械平时也是需要维护和保养的,当然还需要有人驾驶,这些以后每年都会从公社里拿出一笔钱来。
。
。
。
。”
紧跟着,彪哥就给这个公社制度开始打起了补丁。
当初海城闹过匪祸之后权力出现了真空,彪哥最开始安排一群人进来管理,在等张警官加入进来以后,又对这些地方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并且成立了好几个公社和大队。
因为草创,这些公社和大队的制度并不全,他们俩人最多也就照搬现代六七十年代的那些公社制度,抄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