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合上这份报纸,抬头看去时。
这才惊讶的现,时间已经过去了接近四十多分钟。
在如今能让他从头看到尾的报纸已经很少很少,不能说绝无仅有吧,但也差不多。
但这个海城日报,说不上来,他就有这个魔力竟然用长篇的大白话,让他在不知不觉中竟然看了半个多小时。
皱皱眉头拿起这份报纸起身便走出了办公室。
很快他来到社长办公室敲敲门走了进去,把海城日报放在社长的办公桌上。
“老李,你今天看没看这份报纸。”
对于薛主编的反应,李社长先是一愣然后赶紧一边戴上眼镜一边说道。
“海城日报?没看过。
。
。
老薛怎么了?”
薛主编也不多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你先看看。”
说完这句话就直勾勾的看着社长,一直到接近四十分钟后,李社长这才放下报纸,此刻他的脸色有点不太好看。
“这报纸简直。
。
。
。
简直。
。
。
我从事报业快二十年,但也没见过任何一份报纸还能这样。
。
。
可以说新颖,也可以说这份报纸简直就是有点开天辟地。
对,就是对于这种形式的开天辟地。”
没有过多闲话,薛主编淡淡的说道。
“我打算以后咱们绅报的行也要跟海城日报类似,即使做不到类似,我们现在也要对咱们的报纸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有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
你抄过来,我在抄过去,看谁抄的好。
对于他们这些舔了几十年笔杆子的老学究来说,抄袭早就成了他们人生中的一部分。
“老薛,你知道,咱们有属于自己的读者群体,如果我们变太大,很容易流失读者的,再说你能保证我们能抄到。”
说一半的李社长打开其中一页指着说。
“你看,就拿这篇文章来说,人家从细节入手,从一个孩子的学习过程就看到了,怎么样才能独立思考,怎么样才能从一堆理论中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出老师的错误。
就这种文章,那是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体会的,我们的记者很难达到这种目标把?如果我们从社会上收集素材倒是不难,但能写这么好,把事情看的这么通透的人,我估计咱们的上海。
。
。
。
。”
他没有往下说,薛主编也没有往下说,很多事情他们俩也都是心知肚明,就论写小作文的能力来说,以他们现有的层次很难跟海城比拼。
这样的事情陆续在全国各地同时生着。
令彪哥不知道的是,就这第二版的海城日报,竟然被摆上了载沣的桌案之上。
当载沣拿起海城日报看完后,连续出了好几个感叹。
“好。
。
好。
。
好。
。
写的真好,如果大清处处都像海城这样,我大清有望,大清有望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