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咱们国家有一大群人,他们的名字统一叫做倒爷。
这群人,挖门盗洞在社会上找关系。
不是找稀缺物资就是找那些双规下,规定内的廉价商品。
在那段年代,有过这么一句话,十亿人口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
而今天的海城,跟八十年代末那段时间很像,这让彪哥惊讶的地方在于,他们对于很多物资都是本着开放态度,海城这帮人根本没必要倒来倒去。
这怎么还能形成倒买倒卖之风呢?
彪哥从老陈那里也接过一个手电筒,打着照了照。
“讲不讲规矩,赶紧把手电筒关了。
。
。”
一句话,让彪哥差点气笑了,这他妈的,他感觉回到了九十年代初偷铁那会,为了不让别人认出来,偷完半夜送收购站时就从不打手电筒,交易完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谁也不认识谁。
。
。
唯一那时候能看到亮的就是,有时候偷的晚了,去废品收购站的翻墙进去,里面通常都有大狼狗,但彪哥他们老去,自然那些狗子也都认识彪哥,他们的来到人家窗户下,敲窗户,人家穿衣服,这才能看到点亮光。
但也就在刚刚一瞬,他也看清了,这几波人,里面至少有两伙是老外,还有一伙穿的板板正正一看就是又一伙的二道贩子。
“诶我去。
。
。
哥。
。
。
你懂不懂规矩,这里面手电筒不能对人,你知道不。
。
。
行了,赶紧看货,看完货咱们就出去。
。
。”
耸耸肩,看就看呗。
走上前,彪哥蹲下来拿了一段工字钢打开手电筒看了下。
一看那磨口,彪哥就笑了,放下来拍拍手,又拿起来一段在看了下。
翻看五六根彪哥把手电筒一关就起身,拍了拍带自己过来的那名中年男人。
“哥们。
。
。
你这都是老车轨,是从旧铁轨那里换下来的,一看就是翻新货。
就这你还说是钢厂里面出来的新货,行了,哥们开门吧。
。
。”
“行家啊。
。
。
你怎么看出来的?”
彪哥能告诉他们,自己从小就偷这玩意,就是看各种废铁长大的么?
自然不能说。
对于这种老铁轨长接触的,一看内测磨痕程度就能看出使用年头来,对于真正懂行的人看这种东西,根本就没有任何难度。
来到门口,几人点了一根烟。
“哥们,看的怎么样?看你这么懂行能便宜点。”
“便宜?多钱?”
男子想了想,说出来一个数。
“5oo最低了,我这也是对缝不容易,跟你说实话,这批货我朋友来的时候是四百五,到我手一吨我才挣五十不多了。
。
。”
“呵呵呵。
。
。
那你朋友跟你说谎了,这一顿来货价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