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眉头紧皱,思索后说道:“即刻安排宣讲人员,深入村落为百姓解读政策。务必让他们明白,这是为大宁发展,为大家安居乐业。同时密切收集百姓反应,如实上报朝廷,等朝廷指示再做下一步打算。”但在这坚定的指令背后,朱权也担忧着朝廷的态度和百姓的接受程度,害怕自己的一番努力最终付诸东流。
沈书瑶在王府内,也为安抚民心出谋划策。她组织丫鬟整理闲置衣物,以王府名义分发给城中贫苦百姓;安排厨房准备食物,在城中设立粥棚,以王府的名义施粥,倾听百姓心声。
夜幕降临,大宁城中灯火渐次亮起。朱权独自站在王府庭院,望着夜空,思绪万千。此时,沈书瑶端着汤药走来,轻声说:“王爷,夜深了,该休息了。这是臣妾特意熬制的安神汤药,喝了能睡个好觉。”
朱权转身接过汤药,轻抿一口,苦涩中带着温暖。两人并肩坐在石凳上,一时无言。夜空中繁星闪烁,偶尔几声虫鸣打破寂静。朱权望着沈书瑶,月光下,她的面容愈发温柔动人,不禁伸手轻抚她的发丝:“书瑶,等这阵忙碌过去,大宁安稳了,我们便能多些相伴时光。”
沈书瑶脸颊绯红,靠向朱权,轻声说:“王爷,有您在,臣妾便安心,只盼一切顺遂。”
然而,大宁在新规推行中刚有起色,周边少数民族部落与当地百姓就因资源分配产生矛盾,冲突一触即发。朱权立即上报朝廷,等待指示。沈书瑶委婉建议:“王爷,听闻前朝处理民族纷争时,先派善言辞者前往安抚。咱们是否也能先派王府官员前去了解情况,安抚双方情绪?”朱权采纳了她的建议。
调解队伍抵达后,发现情况远比想象复杂。部落首领阿古达身材魁梧,满脸虬髯,性格豪爽但脾气暴躁。他怒目圆睁,大声说道:“这片牧场是我们世代的生计所在,绝不能被侵占!”而当地百姓代表王老汉则老泪纵横:“我们也靠这片地糊口,不能让给他们啊!”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还有外部势力暗中挑拨,企图扩大矛盾。调解队伍多次沟通,都因双方不信任和外部干扰失败。
朱权和沈书瑶心急如焚。沈书瑶委婉提议:“王爷,前朝曾请德高望重之人调解纷争,咱们或许也能邀请双方敬重的高僧出面。”朱权思索后,决定邀请高僧。高僧到来后,与双方深入交谈,化解部分误解。朱权亲自带领调解队伍,展示朝廷对和平共处的期望,提出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方案。但一切决策都严格遵循朝廷既定的对藩属政策,不敢有丝毫逾越。经过多方努力,双方达成和解,矛盾化解。阿古达拍着朱权的肩膀,豪爽地说:“王爷,这次多亏你公正调解,以后有需要,尽管开口!”王老汉也感激涕零:“王爷和王妃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呐!”
事后,少数民族部落首领派人送来珍贵草药和手工艺品。沈书瑶收到草药,欣喜不已,仔细研究草药特性,为王府药房增添新药材种类。
这一年,朝廷在全国推行新的田赋制度,大宁也需贯彻执行。朱权面临平衡朝廷要求与本地实际情况的难题,既要保证足额上缴赋税,又要安抚好百姓。他整日与幕僚商议,眉头紧锁。沈书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日,她为朱权送来点心,轻声说:“王爷,臣妾听闻前朝在赋税改革时,先了解百姓难处,再行调整。咱们大宁或许也可先派人了解百姓的耕种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