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饥饿,甚至感觉身体都轻了起来,夏天冬天不觉寒暑之气,人也不老,就像是成了仙人似的,就这样她就在山里活了两百多岁。”
“那后来呢?后来书上怎么说?”朱霖追问道。
方言说道:
“后来这个消息就传开了,大家都争相吃柏子仁以求长寿。”
“再然后呢?”朱霖挑眉问道。
“再然后就没啦。”方言笑着关掉火,开始把炒好的柏子仁倒在盘子里。
接着准备继续炒下一味香附子。
朱霖看着冒热气的柏子仁,并不觉得这东西能让人长寿,她说道:
“这明显就是神话故事吗,这李时珍有点不靠谱啊……”
方言听到最后那句“李时珍有点不靠谱”,顿时忍不住笑了出来:
“哈哈哈,你这观点很有批判精神,不过我也觉得,李时珍确实是有些地方挺不靠谱的。”
方言也没胡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受人推崇。
但是书里面提到“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的结论,这事儿也是后世中医界里,最为让人诟病他的一点。
其实他这个单位观点,在清代就有中医对其提出质疑。
清代伤寒学研究者钱天来在《伤寒溯源集》中说:“李时珍之所谓古今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此言非由考订而来,乃以臆见强断之词也。倘据此用之,宁毋失之太少乎。”
并以五泻心汤、小陷胸汤中之黄连用量为例加以驳斥。
这说明在清代已经有医家对李时珍的这一计量单位换算观点,进行了思考和质疑。
不过质疑归质疑,但是大部分人还是相信他的。
直到1981年出土了东汉的度量衡器具——大司农铜权,经过对比后发现东汉的一两等于现代的 15.625克。
李时珍仅取经方原量十分之一的临床应用标准,明显是错的。
这个发现也解决了古方计量,被李时珍误导了四百年的疑案。
研发破格救心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