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g、当归 12g。
上肉桂:温补命门之火,助阳化气。“治寒痹风瘖,阴盛格阳”,针对阴疽的寒凝本质。
熟地加当归:滋肾填精、养血润燥,与肉桂构成阳中求阴配伍,用的是“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理。
生芪、当归:黄芪补气固表、托毒生肌,当归补血活血,二者组成“当归补血汤”框架,增强机体抗邪能力。
鸡血藤、川芎,活血通络要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
生芥子、陈皮、橘核:
生芥子辛温走窜,破痰散结力强,《药品化义》称其“通行经络,痰在皮里膜外非此不达”。
陈皮理气化痰,橘核专散肝经气结,二者协同调理肝经气机(肋肋属肝经所主)。
云苓:健脾渗湿,既防滋腻药物碍胃,又助气血生化之源,兼顾“治疮疡必先顾护脾胃”的思想。
接着方言想了想,又写了个‘外用铁箍散膏’。
铁箍散膏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外用膏剂。
其主要成分包括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南星、白芷、大黄、黄柏、姜黄、白及、天花粉。
具有解毒消肿、散瘀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病症,可起到使肿毒局限,防止其扩散蔓延,促进肿毒消散或破溃排出的作用,用在这里是为了配合刚才那个药方。
生川、草乌、生半夏、南星均为毒性药材,外用可强力散寒止痛、化痰散结,用的是《外科正宗》“阴疽当以辛热之品破阴回阳”的治法。
大黄、黄柏清热泻火,制约温毒药物燥烈之性,预防寒邪郁久化热。
白及收敛生肌,天花粉消肿排脓,确保外用药既能攻邪又不伤正。
铁箍散膏命名也含有箍围聚毒的含义。
内服方以补气血、温阳气为主,外用药以攻毒散结为要。
内疏外导,侧重温通消散,防止毒邪扩散。
方言写好后,然后对着患者叮嘱道:
“这个内服的药是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忌空腹饮用防刺激脾胃,这个在住院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