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道可见乎?”
一位身披鳞甲,须发皆白的海族修士,盘膝而坐,缓缓开口。
对面,一位青衫青年微微一笑,回应道:“道不可见,见即有限。”
“老前辈以海为道,可见海之深,却未见无涯。”
“呵!”海族修士笑了,“小辈说得有趣,那你以何为道?”
青衫青年轻笑道:“我以心为道。”
“心若澄明,万象自来。”
此言一出,瞬间引得周围修士低声议论。
有人点头:“此言有理。”
也有人摇头:“心为道?太虚无了!”
“若心即道,那世间万物岂不皆成虚幻?”
一位身披羽袍的女修轻抬玉指,笑吟吟说道:“若心无定,天地亦随心转。”
“虚与实,本非二端。”
海族修士哈哈大笑:“好,好!”
“此界众生,皆有可道之心。”
........
不远处。
一片云台之上。
几位修士正以“阵”为题辩法。
一人运指虚空,道纹缠绕,星辰坠落。
另一人以掌作笔,描出万山万水,重峦叠嶂。
“阵者,拘天地于方寸,囚万灵于寸芒!”
“错!阵者,非囚,而引!引万物之势,化为我用!”
言罢,二人气机交缠,爆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声。
旁观者纷纷议论——
“这两位前辈皆为阵圣!”
“若能见其论道一场,足抵我闭关百年!”
........
更远处。
一座古木环绕的小道台上。
一位灰衣僧人静静坐在蒲团上。
面前是一位跪坐的童子。
“师父,何为佛?”
童子认真发问。
僧人垂目微笑:“佛者,觉也。”
童子茫然道:“那弟子何时能成佛?”
僧人看着他,语气温和:“当你能觉自己执着之时,便已在成佛的路上。”
话音落下,周围静了一瞬。
随后,无数修士面露思索。
........
此刻,姜道玄立于高处,看着那一张张求道的面孔,心中竟生出一股久违的触动。
他听见有孩童模样的修士正与老人辩“命数”:
“若一切皆天定,那修行何用?”
“若天不可逆,那修行者为何仍求超脱?”
“哈哈!正因天不可逆,方显修行可贵啊!”
那孩童顿时怔住。
旋即露出恍然神色,连连叩首。
而另一边,一群散修围坐石桌,饮茶论道。
茶气袅袅,法韵流转。
“我等不过微尘,怎敢妄谈大道?”
“正因微尘之身,更该求道。”
“道,不在天上,也不在诸尊手中。”
“那在何处?”
“在你我的呼吸之间。”
众人闻言,相顾无言。
姜道玄负手而立,轻轻一笑。
“原来……赤阳时期的道盟,竟是如此盛景。”
“万道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