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运行的机械,每一个念头都井井有条,缺乏生命的温度。
“为什么选择共生?”收割者的意识提问直接切入核心。
何雨柱的意识回应平静而坚定:“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控制,而在于成长。”
小满补充了火星基地的具体事例:如何通过铀蓬网络治愈了辐射病患儿,如何在荒漠中创造出宜居环境。她特别强调了每个决定都是人类自主做出的,铀蓬只是提供选择。
交流持续了整整六个小时。结束时,小满几乎虚脱,但她也感受到了收割者意识中的细微变化——那种绝对的确定性出现了裂痕。
“他们要求参观实际社区。”技术员报告最新消息。
一艘小型侦察舰脱离母舰,缓缓降落在火星基地外。令所有人惊讶的是,从舰船中走出的不是想象中的机械生物,而是与人类极其相似的形体。只是他们的眼神过于平静,动作过于精确,缺乏生命的随意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3章证明(第2/2页)
小满亲自带队迎接。参观过程中,收割者代表对基地的每个细节都极为关注,特别是铀蓬与人类的互动方式。
“你们不担心被替代吗?”收割者代表突然问道,声音没有任何起伏。
一位老工人笑着回答:“为什么要担心?铀蓬让我的工作更有意义了。以前我只是个操作工,现在我在帮助一个智慧生命成长。”
参观结束时,收割者代表破天荒地停留了片刻,凝视着一丛正在开花的铀蓬。那丛铀蓬似乎感受到了什么,花瓣轻轻转向代表的方向。
随后几天,类似的交流在地球各地展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扎钢厂,老工人们展示了如何用传统工艺与铀蓬技术结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产品。
“看到了吗?”何雨柱对收割者代表说,“这不是取代,是融合。”
代表沉默良久,最后说:“我们的道路不同。我们选择消除不确定性,你们选择拥抱它。”
就在证明活动看似取得进展时,意外发生了。一队收割者士兵未经允许进入了铀蓬丛林的核心区,试图强行采集样本。铀蓬本能地自卫,释放出的能量波击倒了士兵。
事件立即升级。舰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交出铀蓬核心的控制权。
小满站在穹顶边缘,望着天空中密密麻麻的舰船。这时,铀蓬网络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信息:收割者文明曾经也是共生体,但在一次灾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