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门前的官兵,又看向被官兵推搡冒雨拖家带口逃离的百姓。
所以她在京郊庄子上刚死,就夺舍了远在芜城太清县的崔家四娘?
若是如此,年初六部议事,她三令五申防汛护田,怎么还能出泄洪淹田这样的事?
“官爷,不能往太清县泄洪啊!”年迈的庄稼汉带着一众庄稼人,匆匆寻到班头,心急如焚跪在大雨中,拉着班头的衣摆,哭求,“淹了房子不要紧,可淹了田,没了粮食,我们冬天可都活不下去了!”
“这是天灾谁也没办法,泄洪保其他县,是上面的命令,辰时一到立刻毁堤口,不想死的就赶紧收拾东西快些离开!”班头一把抽出自己的衣摆,扬声高呼,“快点快点!动作都快点!别磨磨蹭蹭的!”
“娘,算了!咱们快走吧!”背着孩子的年轻妇人去扶跪在最后的婆母,“保命要紧,朝廷会派人来赈灾的!”
老妇人跪地不肯起,哭得越发伤心:“这群当官的就只知道欺负我们老百姓,八个县……怎么就非要在我们太清县泄洪!还不是不敢得罪那些富商权贵!”
“无知老妇你休要胡言!知府刘成章大人亲自指挥救灾,若非迫不得已怎会向太清县泄洪。”班头凶神恶煞拔出刀来,威胁道,“再不快快把路让开,别怪我手下无情!”
雪亮的闪电将班头凶横的面目照得越发狰狞,惊雷紧跟着在头顶炸响。
原本跪地不肯走的庄稼汉们,心生畏惧,哭嚎着相护搀扶起身。
“阿姐,愣着干什么,还不上马车!”崔五娘见崔四娘立在门口不动,以为崔四娘担心程氏,“母亲的马车在前头呢!”
元扶妤睨着拔刀威慑百姓的班头,眸色冷沉。
那班头不知这富家小姐瞅他做甚,将刀收回鞘中,踩着水大步走来:“崔家小姐还是快些上车起程,一会儿人越来越多,马车会更加难行!”
“这就走!这就走!”元扶妤身侧的婆子连连应声,要扶元扶妤上马车。
立在崔府正门檐下的元扶妤未动,声音沉稳有力:“校事府巡检校尉,有话带给知府刘成章,劳你跑一趟。”
大昭校事府,皇权特许,监察百官,只听命长公主,是长公主在大昭的耳目,据说就没有长公主想知道校事府却查不到的消息。
班头闻言也是一惊,没来得及想一个闺阁女子怎么见到校事府的校尉,就听元扶妤道……
“年初六部议事,工部以各地汛期防灾之事为重,芜城更是重中之重。校事府奉长公主命巡视堰口,记录详情,回去后必定如实上报。芜城哪里是农户良田,哪里是勋贵富商私地,长公主了如指掌。泄洪淹田之后,请奏朝廷赈灾,受灾之地报上去,长公主若知刘成章惧富贵而损民利,他的脑袋就保不住了。若瞒报灾情,再生当年汉阳水患时……富商以粮食从百姓手中贱买被淹良田之事,刘成章满门的脑袋,和你们的脑袋,就都保不住了。”
校事府巡视各地堰口,探查良田归属的呈报元扶妤每一条都看过,芜城也在其中。
但凡元扶妤过目的,没有一条忘记。
太清县皆是百姓良田,勋贵富商私地多在阳县、应宝、仙台、颖上。
往太清县泄洪?
刘成章这百姓父母官当的可真是好!
“虽是夜黑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