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农圣的震撼(2 / 3)

1974年,他成功研究出南优二号杂交水稻,其一般亩产可达500千克以上,高产的可达到700-900千克。

该稻种是华夏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稻种,累计推广266万亩以上。】

...

“什么?亩产竟然这么高!”

“不可能,水稻能有这么高的产量吗?”

“太不可思议了,这,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吗?如果真的有这么高的亩产,那我华夏百姓,岂不是人人有饭吃了?”

“这杂交水稻怎么发明出来的啊,具体的方法呢?就一个杂交,完全看不懂啊!”

无数的帝王将相,看到那天幕转换后的单位和数字,一个个都吓惨了!

这产量,比他们现在那些什么一百斤,两百斤,三百斤的产量也差别太大了吧?

无数的百姓,则是一个个的跪在了地上,此刻,他们多么希望能够得到像这样的种子啊!

...

【1985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要从三系法,两系法,到一系法,由繁到简,逐渐进步。

此后的他,带领着团队,奔波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不断的继续为杂交水稻事业而奋斗。

2000年,大面积示范亩产700公斤的指标完成,但他还不满足,还在继续研究更加高产的稻种。

800公斤!

900公斤!

2013,由他带领团队研究的“Y两优900”杂交水稻,百亩平均亩产达到了988.1千克,创下世界记录。

2016年,兴宁实验田,双季稻!早稻平均亩产832.1千克,晚稻平均亩产705.68千克!累计年亩产1537.78公斤,创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

2018年,三亚示范田,亩产1065.3千克,创下海南省水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然而,这一切还不止,当常规水稻的亩产开始逐渐达到极限的时候。

已经垂垂老矣的袁老先生还没有停下来,他的目光又盯上西北大荒漠的盐碱地。

经过他的团队不懈努力,研发出了可以种植在盐碱地的水稻。

在青海,在新疆,实现了平均亩产500公斤的目标,在沿海,平均亩产量更超过750公斤!

这一突破,可以说,相当于为华夏又增加了上亿亩耕地储备!

有人说,杂交水稻不好吃,海水稻更不好吃!

对此,我只想说一句,你才吃饱饭几天啊?你爹小时候没挨过饿?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先生因病与世长辞,享年91岁!

当天,长沙数万民众自发聚集,冒雨为先生送行,同时亦有不少外地人千里迢迢赶来。

更有无数的网友,因无法到场,自发在网上为老先生送行!

西方列强,亡我华夏之心不死,如今,他们靠武力不行,但是在粮食战争,经济战争,科技战争,能源战争,文化战争方面,从未有过停止。

正是有着像袁隆平先生一样的无数的科研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断研究,才有了

最新小说: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禁宫 bl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寒门状元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大明,我来了! 中年离婚,我嫁豪门红遍全网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第一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