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的温柔;有孩童追逐的笑声,洒着阳光的碎金……这些声音并非物理的震动,而是灵魂的震颤,是存在本身在宇宙的琴弦上拨响的回音。
星河无声,却震耳欲聋。
它流过“锈火之地”。那片曾被熵化之力啃噬得只剩暗红锈迹与冰冷残骸的星域,在星河无声的流淌中开始“融化”。不是物理的消融,而是记忆的复苏。锈迹斑斑的星舰龙骨上,淡金色的声纹如藤蔓般攀爬、蔓延,所过之处,暗红的锈蚀褪去,露出底下崭新的星银光泽。熔炉的余烬不再散发硝烟,而是腾起温暖的光晕,光晕中浮现出昔日锻造星舰的壮阔场景:赤膊的工匠挥汗如雨,巨大的星核在熔炉中旋转,敲击声、号子声、星火迸溅的噼啪声……这些被遗忘的声音,此刻正从星河中流淌出来,重新注入这片死寂之地。
“爷爷……是爷爷的声音!”一个穿着星穹神族旧式学徒服的少年幻影,突然从一艘修复过半的星舰旁凝聚。他仰着头,眼中映着星河,泪光闪烁,“他说过,这艘‘破晓号’的龙骨,是他亲手淬炼的星陨钢……他说,等它飞起来,要带我去看星海尽头的光……”
星河的光纹拂过少年,他的身影并未消散,反而更加凝实。他伸出手,触摸着冰冷的舰体,舰体内部传来低沉的嗡鸣,仿佛沉睡的巨兽被唤醒的心跳。
星河继续流淌,涌入“默语之森”。
这片被“不存在”咒文诅咒的森林,每一片叶子都曾是无声的墓碑,埋葬着被抹杀的诗篇、被撕毁的星图、被焚毁的家书。星河无声的波涛漫过树冠,亿万道“我记得”的声波,如同最精密的刻刀,开始剥离叶片上那层代表“遗忘”的紫黑色硬壳。硬壳剥落,露出底下早已黯淡的墨迹——那是诗人颤抖着写下的最后一行情诗,是母亲在油灯下写给远方游子的叮咛,是孩子用稚嫩笔触画下的星空幻想。
“沙沙……沙沙……”
森林里响起了声音。不是风吹树叶,而是无数书页被重新翻动的声音。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身影,从一棵巨大的古树中走出。她手中捧着一本由光尘构成的书册,书页自动翻飞,上面流淌着星河带来的诗句和图画。她抚摸着书页,声音哽咽:“我的诗……我的画……我的信……它们……它们还在!它们没有被烧掉!它们被……被记住了!”
星河的光在她身边盘旋,书册上的光芒愈发璀璨。森林不再死寂,低语声、诵读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无数细微的声音交织成一片温暖的背景音。
星河奔涌,直坠“归墟之眼”。
这宇宙的伤疤,时间的坟场,吞噬一切的漩涡中心,此刻正被星河的光芒强行“缝合”。混乱的时间碎片被“我记得”的声波重新排序、编织。那些在旋涡中沉浮、破碎的文明残骸,在星河的照耀下开始重组、拼合。燃烧的战舰残骸褪去焦黑,还原成崭新的舰体,舰桥上,昔日指挥官的身影由虚转实,他望着修复的星图,眼中重新燃起探索的光芒;陨落的战士骸骨上生长出血肉,他们握紧手中的武器,不是为了厮杀,而是为了守护身后重建的家园;消逝的文明废墟上,城市轮廓在光中拔地而起,街道上人影憧憧,市集的喧嚣、孩童的嬉闹、钟楼的鸣响……这些被吞噬的生音,被星河从虚无中打捞出来,重新赋予这片死地以生机。
一位穿着星咏者长袍的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