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街口,一股甜香就扑面而来,王丽顺着香味望去,只见“采芝斋”的招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黑底金字的牌匾,透着百年老字号的厚重。
“采芝斋!这可是苏州糕点的天花板,我在美食攻略上看了无数次,今天终于能亲口尝尝了!”
王丽拉着两人快步走进店里,柜台里摆着芝麻酥、枣泥糕、薄荷糕、松子糖等数十种糕点,每种都用青花瓷盘盛着,精致得像一件件艺术品。
她眼睛都看直了,每种糕点都要了一小块,装了满满一盒子:“这个松子糖我要尝尝,看着松仁颗粒就很饱满;还有这个薄荷糕,绿油油的,夏天吃肯定清凉解暑,对了,那个枣泥糕也来一块,我最爱吃枣泥馅的!”
店员见她热情满满,笑着介绍:“我们家的松子糖用的是东北长白山的松仁,每天现炒现做;薄荷糕加了新鲜的薄荷叶汁,没有添加剂,枣泥糕是用山东金丝小枣熬的馅,甜而不腻。”
王丽一边听一边点头,拿起一块松子糖放进嘴里,松仁的香脆混着糖的清甜在口中散开,忍不住闭上眼睛感叹。
“太香了!这松仁也太实在了,每一口都能吃到颗粒,比我在上海买的松子糖正宗多了。”
她还不忘给姨婆、李奶奶、赵姨他们各打包了一份,特意叮嘱店员:“用你们家的油纸包,别用塑料袋,油纸包着才有老味道。”
从采芝斋出来,王丽又领着两人钻进旁边的“宫巷”,沿着青石板路七拐八绕,找到一家藏在老宅子深处的私房菜馆。
“老苏州私房菜”。
菜馆的门脸很小,木门上挂着一块褪色的木牌,推开木门却是别有洞天。
小小的院落里种着一棵石榴树,树下摆着两张八仙桌,屋内还有三个包厢,墙上挂着老苏州的黑白照片。
老板是位年过六旬的老厨师,姓吴,以前在苏州饭店做过主厨,退休后开了这家小店,每天只接待十桌客人,不接受预订,全靠排队。
王丽早就打听好了规矩,带着两人赶在十一点开门时就到了,顺利占到了院子里的桌子。
她熟练地翻开菜单,点了松鼠鳜鱼、响油鳝糊、清炒虾仁、莼菜银鱼羹四道经典苏帮菜,还特意加了一道吴师傅的招牌菜,酒焖肉。
“苏帮菜的精髓在于‘甜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