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俑随着《清商调》的余音轻摆,绿洲里的曼陀罗花海与虚拟麦穗的微光交相辉映。
而在星槎号的文物修复室,青瓷存储器顶部的青铜鼎已初具规模。鼎腹的星云图里,“未被选者”的面孔正逐渐清晰,他们手捧麦穗、琵琶、陶碗,像是在共同托举一个承诺——
文明的故事,该由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一起写下去。
林语摸了摸鼎身的“兼爱”铭文,又看了看主控室里恢复稳定的悬空城模型。她想起诸葛青阳说的“刚柔相济”,想起414章里曼陀罗花的“自愈”,想起413章里阿土的麦芽。
“陈默。”她轻声说,“更新文明存续率模型。这次…加上‘集体记忆的温度’。”
全息屏上的数字开始跳动:89%…91%…93%。
而在β-7的绿洲边,一个小女孩捡起地上的虚拟麦穗。她的指尖穿过量子光雾,却触到了真实的温暖——那是金书媛的笑容,是诸葛青阳的琴弦,是所有文明参与者的心跳。
“妈妈。”她拽着母亲的衣角,“这麦穗…会开花吗?”
母亲望着远处的悬空城,望着星槎号的微光,轻声说:“会的。等它开了,我们就能…看见文明的样子。”
林语望着这一切,忽然明白:所谓“反重力伦理”,从来不是科技的难题——
是文明学会在刚与柔、法与乐、记忆与未来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监控画面里,青瓷存储器顶部的青铜鼎突然发出嗡鸣。鼎身的“民本”铭文与“兼爱”二字同时亮起,一道淡金色的光穿透舱壁,直抵β-7的绿洲。那里,虚拟麦穗正随着光的节奏轻轻摇晃,仿佛在应和某种跨越星际的召唤——为416章《量子祭礼》的正式上演,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