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筹建奉国大学(4 / 5)

儒家经典,还要学算学,学农学,学医学,学物理,学化学......”

    “待到孩童启蒙之后,学堂再按照他们的兴趣、才能、天赋,以分配他们未来学习的方向。”

    “学农学者,便去田间主管农事;学医学者,就去悬壶济世、造福一方。”

    古代的科举制度其实也分科,但在李彻看来,分得还不够彻底。

    半部论语治天下,出自宋初宰相赵普之口,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

    李彻并不觉得《论语》无用,但也不觉得这一本书,就能教出一个全知全能的人才。

    或许赵普自己天赋异禀,可以做到。

    但普通人绝对不能,专业的事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让胡强去读一遍《论语》,他就能为政一方了?

    别闹了,他怕是一边抡起《论语》,一边将打晕的美少妇装进麻袋里,装车给自己送过来......

    听到李彻的话,陶潜微微颔首,他虽然是儒家门生,但也不是迂腐之人。

    对于某些借儒家的名声,欺世盗名之人,他也非常痛恨。

    “这算学和农学老夫都知道,却是不知物理和化学是什么学问?”

    “皆是实用之学,陶夫子日后便知。”

    “本王之意,陶夫子可任农学教授一职,替奉国再教出一批真正懂得农学之道的学生。”

    “本王始终觉得,农业是国家的命脉,任何出任一方的官吏,都要略懂一些农学,至少不能五谷不分。”

    陶潜拱手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好!”李彻笑着握住陶潜的手,“我得陶夫子,如文王遇太公矣。”

    一旁的秋白闻听此言,尴尬地挠了挠头。

    怎么总觉得,殿下这套说辞,好像和不止一个人说过了似的。

    。。。。。。

    接下里的一段日子里,李彻正式开始筹划学堂之事。

    所谓学堂,不过是古代对学校的简称。

    李彻要建立的绝不只是一个教孩子读书的学堂,而是一个像后世大学那样,拥有教学和科研能力的综合部门。

  &n

最新小说: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 现代历史课,被皇帝们旁听了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扶唐 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修真版大明 你说要悔婚,我封异姓王你哭什么?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陛下,你管这叫没落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