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秋收!(2 / 4)

sp;陶潜侧头看去,见到一名汉子和他媳妇一起将最后一筐豆子抬上牛车,身后还有个半大的孩子跟着。

    汉子听到李彻话,摸摸了脑袋上的汗,憨厚道:

    “回殿下的话,俺家二十亩地,收了能有两千多斤大豆。”

    李彻微微颔首,古代大豆的亩产量,受到农业技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唐宋时期,一亩地也就能收一百斤大豆。

    朝阳城外这片地刚刚开垦出来,又不是黑土地,能达到这个产量已经算是丰收了。

    “不错,再接再厉,明年本王送你们一些更高产的种子。”

    “哎呦。”李二蛋连连鞠躬,“多谢殿下,多谢殿下。”

    李彻笑着点了点头,摆了摆手。

    如今的朝阳城百姓对李彻奉若神明,对他的话更是深信不疑,这也免了他推广新种子的麻烦。

    种在王府后院的那些种子,基本都长成了。

    其中百分之七十都能适应关外的气候,包括李彻最期望的玉米。

    而让李彻倍感意外的是,棉花竟然也能成活,而且长势还算不错。

    在他的印象中,种棉花最出名的地方是新疆,东北到底能不能种棉花,心底一直没数。

    他不知道的是,辽宁植棉的历史其实很久了,甚至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

    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大凌河、小凌河、绕阳河、女儿河等流域的冲积平原上,能够在较短的生长期里取得良好的收成。

    明年开始,这片地就不会种豆子了,而是以玉米为主粮,棉花为经济作物,其他蔬菜、作物为辅。

    李二蛋一家子走过,李彻又看向后面的人,耐心地挨个问询。

    百姓自是不会隐瞒,一五一十地将亩产报出。

    身旁的秋白握着毛笔,将一条条数据飞速记录下来。

    李彻心中有了一个大概的数字,这批豆子的亩产应该在100斤到120斤之间。

    的确算得上是丰收了,这收成比关内大部分地区都

最新小说: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暴君吕布 上命昭唐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落脚之地 重回宿敌年少时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