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打成一根粗糙的铁管。
另有工匠拿着粗糙的铁管,进行钻孔处理,去除内部的毛刺。
李彻看了半天,微微叹息一声。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古代工人的工匠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反复机械性地重复一个动作,一做就是十天半个月,只为了打造出一个合格的零部件,其中的枯燥和乏味可想而知。
不枉费自己提升工人地位和待遇,这都是人家应得的。
“殿下,枪放在这边。”
陈规带着李彻去了一个空旷的大房间。
房间边缘的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火门枪,粗略看过去至少有上百把。
房间中间摆放着一个木桩,上面披着一件奉军的制式铠甲。
李彻勾了勾手,自有人拿起一把火门枪,递到他手中。
果然和前世自己在书上看到的火门枪模样差不多,就是一根木棍上面插着一个铁管,发射管的下端有一火门,用来点燃火药。
“拿火折子来。”李彻饶有兴致地说道。
陈规吓了一跳,连忙劝阻道:“殿下万万不可!这火门枪虽说制作简单,但气密性不好,极容易炸膛。”
“您又手法生疏,万一不小心伤到了自己,同僚们不得生吃了臣?还是让熟练的工匠来演示吧。”
李彻无奈地放下了火门枪,交给一旁的工匠。
那工匠转身走出房间,回来时身上已经多了一身软甲。
却见他拿起火门枪,一手平端火门枪,一手拿起一根烧红的铁棍,点燃火门上沾了火油的细绳。
碰!
一声闷响过后,火门内的黑火药连带着枪膛内的黑火药被引燃,一枚铅弹从枪口射出,冒出大量白烟。
“走!去看看威力!”
李彻快步走上前,在那套甲胄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任何孔洞。
一旁的陈规尴尬道:“怕是又打飞了,这火门枪精度太低,十发也就能中两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