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连忙出声,“殿下万万不可!”
对于老先生的打断,李彻倒也不怒不恼,只是反问道:“陶先生若有异议,但说无妨。”
陶潜立刻出列,满脸忧色地劝阻道:
“殿下,我中原王朝自古就有‘六腊不交兵’的说法。冬季开战何其困难,军队保暖和后勤运输皆是难以保证,关外天寒地东,士卒更易冻死伤多。”
“况且我奉国刚刚安稳下来,占据了大面积土地,又有玻璃收获钱粮无数,正是休养生息、厚积薄发、与民更始之时。”
“高丽国虽内乱,但毕竟只伤了人和,还占据着天时地利。”
“殿下此刻仓促出兵,万一有所闪失,岂不是将此等大好局面拱手相送?实乃不智之举啊!”
“殿下需知道好战必亡的道理!”
陶潜这话完全不留余地。
老爷子本来脾气就直,周游各地时对那些土匪出身的反王都不会收着。
如今年纪大了,虽然有所收敛,但当危急时刻,他依然直言敢谏,丝毫不给自己留余地。
其他人虽然没有出言附和,但也无人反驳,显然大家都赞同陶潜所言。
一是,冬天用兵却是大忌,奉国也的确需要休养生息。
二是,冬天征讨高丽这操作太熟悉,前朝炀帝的前车之鉴,已经把人都搞出心理阴影了。
李彻扫视众人,发现竟无一人站出来帮自己说话,又无奈又欣慰。
无奈的是,若是众人都不支持出兵,自己还真不好一意孤行。
欣慰的是,朝堂之中并无阿谀奉承之臣,都在很认真地为奉国考虑。
突然,一道尖锐而兴奋的声音响起:“打!必须打!”
众人齐齐看去,却见原本站在队尾的陈规,满脸通红地站了出来。
“正好火药司出了一批新武器,威力远超手雷,必能打得那些高丽人抱头鼠窜、哭爹喊娘!”
“殿下!臣愿带领火药司为先锋,炸他个人仰马翻!”
众人皆是以手扶额,面露无奈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