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暗中催动“山野之心”
。
他回想着白天接触过的那些人,他们细微的表情变化,语气中的敷衍或真实顾虑,都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
“山野之心”
虽然不能直接帮他卖货,却能让他更敏锐地感知到人心的微妙。
他调整策略,不再一味强调自己的产品有多好,而是开始将目标转向那些规模不大的副食品店和菜市场周边的个体户摊位。
这些地方门槛低一些,老板们也更务实。
在一家临街的副食品店,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正叼着烟盘账。
陆青山走进去,诚恳地说道:“老板,我是山湾村的,我们村刚办了厂,自己做了些风干肉和腊肠,味道绝对地道,您给尝尝?”
老板斜了他一眼,接过陆青山递过去的一小块风干肉,扔进嘴里随意嚼了嚼,眼睛蓦地一亮。
“嘿,这味儿……还真不赖!
有嚼劲,越嚼越香!
比我进的那些省食品厂的都有特色!”
陆青山心中一喜,趁热打铁:“老板,您是识货人!
我跟您说实话,我们山湾村穷啊,全村人就指着这厂子翻身呢。
这肉,是我们用最干净的山泉水,林子里采的野花椒、大料熏的,真材实料,没半点虚的。
您看,这是我们村孩子们眼巴巴盼着能吃饱饭的希望啊……”
他声音放缓,带着几分沙哑,将山湾村的困境和村民们的期盼娓娓道来,眼神真挚。
那老板也是个实在人,听得有些动容,咂摸着嘴里的肉香,说道:“大兄弟,你这肉确实不错,就是你这没啥名气,又是小厂……这样吧,我先进个十斤风干肉,五斤腊肠试试,要是卖得好,我再从你这儿多进!”
“好嘞!
谢谢老板!”
陆青山大喜过望,连忙道谢。
凭着一股韧劲、产品的独特风味以及那份源自“山野之心”
的真诚与敏锐洞察,他成功地让一些小老板被打动,谈成了几笔小生意。
虽然量不大,但总算打开了一个缺口,也让他看到了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
就在他的药酒和草本口服液样品刚通过县卫生局的初步检验,准备小批量试产,拿去给这几家相熟的门店铺货时,麻烦来了。
那天,他刚给一家答应代销他风干肉的副食品店送完货,老板老王就把他拉到一边,神色紧张地压低声音道:“陆老弟啊,你……你那货,我们暂时不能要了!
你赶紧拿回去吧!”
陆青山心里“咯噔”
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王老板,出啥事了?是不是我那肉有啥问题?您直说,我们一定改!”
王老板叹了口气,左右看了看,才凑到陆青山耳边,声音更低了。
“不是你的货有问题,是……是外面有人放话了!
说你们山湾村的东西来路不正,用的都是些歪门邪道的料,什么烂树叶子、死牲口肉都往里掺,吃了怕是要出人命!
还说……还说你陆青山以前在村里就是个混球‘陆癞子’,这厂子也是你骗国家钱的幌子……”
一股彻骨的寒意从陆青山心底猛地升起,瞬间蔓延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