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丰厚。
而且,账很容易算。
在沪市的东浦新区,商业用地的价格大约是500人仔,相当于每平方尺港纸50元。
而在港岛本地,中环核心区目前的地价有没有超过每尺元港纸?
200倍的差价,是个什么概念?
再说建设成本,除了需要进口的材料之外,沪市的其他材料几乎只有港岛的1\/3,人工成本只有港岛的1\/20。
综合下来,东浦这种新区打造一个cbd商圈的成本只有港岛的1\/30不到,就算是西蒲这种成熟老区,综合成本也不会超过1\/15。”
李世铭的长篇大论,听得吴联熊只皱眉头,看得出来他在努力消化。
还是年轻人反应快,一直认真听着的张承宪提出疑问道:“铭少,光对比成本,我觉得你说的没错,但同时也要考虑市场前景和租售价格吧?”
李世铭点头道:“姐夫说得没错,目前无论是销售利润,或者是出租利润,内地城市都无法和港岛相提并论。
而且打造商圈,几乎需要从零做起。
但我想说的是,港岛地价并不稳定,虽然从长远看还是呈上涨趋势,但是成本不好控制。
但反观内地大城市,我几乎可以肯定,地价和地产价格,在未来二十年内,都将是稳步上升,区别在于上升速度快慢的问题。
50亿,在中环只够盖一栋普通大楼,而在沪市东浦新区,足以打造一个城市核心商业建筑群,或者一栋超高层的地标性建筑。
我现在说沪市高速发展20年,地产价格能达到港岛的1\/3,应该不算夸大吧?
算上通胀等其他因素。
这五十亿在两地花出去得到的回报将是200亿和500亿的区别,甚至更大。”
李世铭说完,望向众人,留给他们时间思考。
他在心里叹了口气,塞钱进你们口袋都这么费劲。
过了半晌,吴联熊终于面露难色道:“世铭,我承认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郑氏这两年摊子铺得太大,好不容易在你的帮助下才缓过劲来,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吴联熊的回答没让李世铭感到意外,他早有准备。
李世铭战术性地抿了口茶道:“这个问题我考虑过,机场项目郑氏今年应该支付的建设资金,我私人可以先行垫付,这样郑氏应该有余力考虑内地的地产业务了。”
李世铭这话一出,屋子里的人下巴掉了一地。
按照合同,郑氏在龙港机场集团有12%的股份,机场93年的建设预算约35亿刀乐,郑氏每个财季应当向龙港机场集团注资约1亿刀乐。
这个女婿要得,新年第一天就上赶着来送钱。
李世铭的骚操作让身为郑家正牌孙女婿的张承宪有点汗颜,他忍不住问道:“铭少,你有信息,有资金,为什么不自己搞?”
李世铭嘿嘿笑道:“谁说我不自己搞了?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叶氏在内地的投资规模实在太大了,特别是在沪市,又是港口,又是船厂。
树大招风,我也只好厚着脸皮来借郑氏的虎皮。
我们先搞一个试试水,等郑氏财务状况好一些,市场前景更明朗一些,我们再一起做大做强。”
李世铭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