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你帮忙,我写了一首歌…”
嗯?张爸爸眼神突然犀利了起来。
“老张,接下来,请欣赏由著名歌手张千钧带来的新作品,《起风了》”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顺着少年漂流的痕迹迈出车站的前一刻竟有些犹豫————
————我仍感叹于世界之大也沉醉于儿时情话不剩真假不做挣扎无谓笑话————
————以爱之名你还愿意吗
一曲唱完,两人都不说话了,沉默半晌,张爸爸终于开口:
“这是你写的?”
“嗯~”
“怎么可能呢!”
“开浏览器查,你查!”
这时,张妈妈的音声从客厅传了过来,
“你俩干啥呢,咋还唱起来了。“
“啊,没事儿,我问问爸乐理知识。”
“整天整那些没用的,有那时间不如好好学习,模考够600分了么,还问乐理知识。”
这时候,需要介绍一下张千钧的父母了,张爸爸生于60年代初一个东北农村,是家中七个男孩中最小的,9岁丧父,全靠张奶奶和哥哥们拉扯长大,人也是特别争气,在饭都吃不饱的年代,一边种地一边读书,19岁那年成为了老张家第二个大学生,从冰天雪地的边陲小镇,考学来到了江南。
毕业后留在钱塘任职,在市高中教数学一教就是一辈子。
因为家里穷还是外省人,张爸爸年近30才在老家经介绍相了一门亲事,同县不同村的张妈妈,一位师范中专毕业生,在县初中教化学。
也不知道当年是什么样的操作,竟然把张妈妈调到了钱塘一所初中当实验室管理员,估计这过程中,张爸爸的大学同学,最好的朋友本地老城区土著赵大爷出了不少力。
张妈妈也是要强,在当了2年实验室管理员后,因为学校缺化学老师,直接竞聘上了,然后就开始了几十年的教学生涯。这也是张千钧虽然生于本地,却偶尔冒出东北口音的原因。
张爸爸呢,虽然是个数学老师,却拥有与所学专业不符的艺术天赋,琴棋书画都会一点,大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