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几位在文官集团中颇有分量,但立场相对中立的夫人。
譬如,当朝内阁大学士李阁老的夫人,一位年近七旬、在京城德高望重的老夫人。
再譬如,礼部尚书李时中的夫人。李时中年近六旬,为官三十余载,从翰林院编修一步步走到礼部尚书的高位,是大乾朝堂上典型的“不倒翁”式人物。他从不轻易站队,为人圆滑,却又极重规矩。他的夫人,在京城贵妇圈中,同样人缘极好。
姬昭宁此举,其意深远。
一则,是为了避免茶会显得“门户之见”过重,引来皇帝的猜忌。
二则,她要将自己想要传递的信息,通过这些德高望重的文官夫人之口,不着痕迹地扩散到另一个圈子里去。
而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之上,镇北侯府大小姐——叶青鸾的名字,被排在了最尊贵、最显眼的位置。
姬昭宁心里清楚,皇帝将各大边镇将领的家眷召入京城,名为“颐养天年”,实则与人质无异。此事早已在将门之中,引起了巨大的恐慌和不安。
她今日,便要借着这场茶会,做三件事。
其一,安抚人心。她要用武安侯府的威望和她的态度,告诉所有惶惶不安的将门女眷:不要慌,有武安侯府在,天,塌不下来。
其二,收集情报。这些夫人、小姐们,是各自夫家在京城最重要的信息节点。她们的闲聊,她们的抱怨,她们的炫耀,往往能透露出朝堂上最真实的风向。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她要为一个人,重塑形象,引导舆论。
那个人,便是远在西南,刚刚踏上仕途的——陈锋。
……
“英国公夫人到——”
“成国公夫人到——”
“昭武将军夫人到——”
茶会当日,天公作美,一扫前几日的阴霾,露出了冬日里难得的暖阳。
武安侯府门前,车水马龙,各式华丽的马车,几乎堵塞了整条街。
后院的梅园内,早已是人声鼎沸,衣香鬓影。
这片梅园,是姬昭宁亲手设计督造的,里面栽种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数百株珍品梅花。有红艳如火的“朱砂梅”,有洁白似雪的“玉蝶梅”,有花瓣重重叠叠的“千瓣红”,还有枝干虬曲、姿态奇特的“龙游梅”。此刻,正值花期,数百株梅花竞相开放,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美不胜收。
今日姬昭宁身着一袭象征着一品姬夫人的赤罗翟鸟纹礼服,头戴九翟冠,云鬓高耸,妆容精致,显得华贵雍容,气度非凡。
她亲自站在园门口,迎接每一位到来的客人。
“王夫人,快里面请!听说您前几日偶感风寒,今日可好些了?这天气,可得仔细着。”她亲切地拉着一位将军夫人的手,嘘寒问暖。
那位王夫人受宠若惊,连忙道:“劳姬夫人挂心,已经大好了。”
“李老夫人,您可算来了!快,里面暖和,我特意给您备了您最爱喝的六安瓜片。”她又亲自上前,搀扶住颤巍巍的李阁老夫人。
“哎哟,可不敢当,不敢当!”李老夫人笑得合不拢嘴。
姬昭宁的脸上,始终挂着温和而真诚的笑容。她的热情与周到,让所有前来赴宴的女眷,无论品级高低,都感到如沐春风,心中熨帖无比。
她对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