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素质让人吃惊。最大的区别是,他今天的技术展示表现得更好。他在NBA标准的三分线外百发百中。
“萨姆,我真的不认为KD比伊莱更好。”罗斯在一旁说,“你们可曾见过有人在试训的时候投出过这样的准度?”
普雷斯蒂如实说:“没有。”
“昨天的KD呢?”
“他很出色,但依然不如今天的伊莱。”普雷斯蒂说,“伊莱就像我在现场看到的一样出色。”
雷·阿伦成为了一个明显的干扰因素。徐凌给人的感觉极为成熟,技术全面,几乎是一位即插即用的超级新秀。但杜兰特所展现的天赋,却预示着一种可能——他或许会成长为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尽管杜兰特当前的即战力逊色于徐凌,但他未来的上限,却令人难以想象。
不过,杜兰特的潜力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的身高和臂展所带来的天然优势上;而徐凌所展现出的潜力,同样令人相信他有能力成为下一个科比。如果你足够乐观,甚至可以期待他超越科比。
然而......在选秀的世界里,天赋依然是唯一通行的货币。
徐凌完成了第二场满堂彩的试训,却依然没有收到任何明确的选秀承诺。
“我猜,”徐凌在回酒店的路上说,“他们还是更想要凯文·杜兰特?”
莱昂·罗斯无奈地说:“也许是,但我觉得雷·阿伦的存在是更关键的因素。”
不,其实还有一个更明显的原因:杜兰特显然拥有更大的声势。徐凌那辉煌的NCAA冠军光环正在逐渐褪色,所有人似乎都冷静下来了。他们开始用纯粹的天赋做算术题。超音速想要杜兰特,就是因为他的天赋更高——事情就这么简单。
连续两场表现出色却仍未获得认可,徐凌的情绪已经开始受到影响。
“下一站是孟菲斯吗?”
“对。”
“很好。”徐凌说,“看起来那里才是我该去的地方。”
莱昂·罗斯沉默地开着车,目光扫过窗外西雅图略显阴郁的天空。他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方向盘,咀嚼着徐凌话语里的不满。他带过很多年轻人,深知这种时刻的敏感。一股保护欲,或者说,一种更务实的职业直觉,在他心中占了上风。
“你知道吗,伊莱?”罗斯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