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闻言一喜。
大武国祚千余载,旧朝之事隐于尘土。寻常百姓难闻之一二。李仙连大武都知之甚少,更别说前朝大虞。
他甚是求知,更知道武人该多学,多看,多感悟。这等新奇之物,他极为喜欢。
当即将《张寒病》买下。为帮衬老秀才,他又买下几本诗词经纶,让一合庄护院、武尉堂差役修习。
离开书铺后,鬼使神差间,重回往日旧屋。
屋中竟异常整洁,水缸蓄有水,破损的茅顶被补齐。
李仙四处打量,心想:“莫非有人居住?也好,我与阿弟都已不住在此处。将房让出,供人居住,保持人气,也是件好事。”
行入房中,嗅到淡淡清香。这味道似在何处闻过。
“谁在这里!”
忽听一喝喊,门外一女子归来。那女子衣着朴素,半边脸已被焚烧,身材高大,一股子英武之气。
她双眸微眯,凝视望来。李仙若有异动,她顷刻便会出手。
李仙拱手笑道:“这位姑娘,我是这间房屋的旧主。”
已认出此女,心想:
“竟是此女?当初在黑市,我自她那购得鱼鳞宝甲,如今还穿戴在身。现下在此处相遇,着实缘分不浅。”
“只当时我有意遮掩面目,墙灰遮脸。如今[完美相]显现,眉心生痣,面目已经大改。想必她认不出我来。”
那女子双眸带煞,将院门合上,缓步靠近。
“笑话。”
那女子冷声道:“你当我好骗么?我观你气质样貌不俗,衣着不差,只怕出身大族,甚至是府城。怎会居住在这漏巷之中。”
“你不说实话,我今日便放你不得。”
便在这时,刘王夫妇结伴而归,听闻此处动静,过来探瞧,刘大婶惊喜喊道:“小仙,你怎回来了。”
“刘婶,此人怪异,别靠过来。”那女子警惕道。
“什么怪异啊。”刘大婶大步走来:“这是李仙,他曾经就住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