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平安银行投资地皮,可以提前修建工厂大厦,帮助沪市工业转移至香港,再反过来支持抗战。当然,这些物业或地皮,自然是只租不售。
接下来,大家纷纷发言,显然准备很充足。
例如张树年就汇报道:“铜锣湾有幅地皮急着出售,价格并不高,原来是仓库,面积约6万平方尺(10亩),价格预计在20万港币左右(15万大洋,约1.5万一亩)。”
听到这个事情,陈光良盘算了一下,在1935~1945年期间,香港地皮涨幅应该不算大;虽然1937年涨了一波,但沦陷后自然又大跌。(前世在战后的第一时间,北角地皮约7港币一平方尺,但很快就暴涨数倍甚至十倍)
炒地皮,显然是不可能,香港现在的物业和地皮,基本就是陈氏家族和旗下企业的‘底蕴之一’。
“可以谈”
随后,大家纷纷献出项目,毕竟最近都有在观望。
陈光良则挑选出值得投资的项目,接下来准备接洽。此次平安银行在香港,预计投入100万大洋,约不到140万港币。
再加上香港也发生银行挤提和经济危机,自然能买到更多的物业。
最让陈光良意外的是,沪市‘分层分期’已经流行那么多年,香港居然鲜有这样的案例。综合愿意,还是大家不愿意分享自己手中的物业,做一次性买卖,以及香港经济的落后,另外这个时代的房屋税太高。当然,也有个别人在分层销售,但分期则更加稀少。
如今发生这样的经济危机,那么自然就更少了。
好在,陈光良在没有出现‘取消住宅限高’之前,也不会再香港发展‘出售房屋’;甚至以他的财富,七成住宅留着出租,都可以。
相比较平安银行的购置香港物业资产情况(地皮及现成收租物业),长江地产则主要在油尖旺发展中档住宅,以及在半山发展高档洋房。
油尖旺地区的地皮,普遍在3~4港币每平方尺左右,而半山则足足贵了2倍出头,要10元以上一平方尺。因为是港币,所以换算大洋,还得打个七五折,相当于油尖旺地区在1.5万大洋每亩左右,半山则高达五六万每亩。
事实上在1934年上半年之前,价格还得涨个三成。
长江地产在香港这次预计投资是200万港币,主要包括的是地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