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他曾做过塑胶裤带公司总经理,全盘掌管日常事务,可重大决策仍是老板拍板。
现在身为一业之主,就要承担一切风险的责任。“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许多处于景气中的业主,仍是这种心态。
李家成太年轻,余勇可沽,而把困难设想得太少。
企业的主人,就像一船之长,决策即是航向,任何失误,都可能把航船引向灭顶之灾。
李家成又一次陷于人生的大磨难中。
这之前,他经历的磨难是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这一次,却是他自己的失误造成的。
对熬出头的人来说,磨难太有裨益,可磨难又可能将一个人彻底摧毁。
仓库里堆满因质量欠佳和延误交货退回的玩具成品。一些客户纷纷上门要求索赔,还有一些新客户上门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见这情形扭头就走。
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李嘉诚急如热锅中的蚂蚁,业中人常说:“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
维港厂正处在后一种情景中。
产品积压,没有进账,原料商仍按契约上门催交原料货款。
李家成上哪去弄这笔钱?他逼急了,就说:“我实在拿不出钱,你们把我人带走。”
原料商笑道:“你想得美?我们要你干什么?我们要的是钱!”
原料商扬言要停止供应原料,并要到同业中张扬李家成“赖货款的丑闻”。
这又是一道杀手锏。
墙倒众人推。
银行得知维港厂陷入危机,派职员来催贷款。
弄得焦头烂额、痛苦不堪的李家成不得不赔笑接待,恳求银行放宽限期。银行掌握企业的生杀大权,维港厂面临遭清盘的边缘。
维港厂只剩下半数产品品种尚未出现质量问题,开工不足,不得不裁减员工。部分被裁员工的家属上门哭闹,有的赖在办公室不走,车间和厂部没有片刻安宁。留下的员工人心惶惶,为维港厂的前途,更为自己的生计忧心忡忡。
那些日子,李家成的脾气不免暴躁,动辄训斥手下的员工。
全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