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投资新加坡(3 / 4)

橙红色的吊臂像钢铁巨人般矗立,正吊起第一只标着“环球航运”字样的货柜。

    港督戴麟趾握着金剪刀的手刚落下,礼炮的轰鸣便惊起一群白鹭,它们掠过远处的集装箱堆,朝着维多利亚港的方向飞去。

    陈光良站在观礼台中央,他看着那只货柜稳稳落在拖车上,金属碰撞的脆响里,藏着香港经济转型的密码——三年前他在立法局提出“货柜化”时,怡和的大班还嘲笑这是“华人商人的异想天开”。

    “陈先生的远见,现在没人敢质疑了。”汇丰银行大班桑达士的声音带着雪茄的醇厚,他指尖敲着观礼台的栏杆,目光扫过堆场里忙碌的工人,“光是这 1号码头,就带动了香港不少经济发展”

    陈光良转头时,恰好看见太古洋行的施约克正与嘉道理家族的罗兰士低声交谈。施约克的马鞭在掌心轻拍,马鞭穗子上的太古标志随着动作摇晃:“谁能想到,当年堆满烂泥的醉酒湾,会变成亚洲第一个货柜码头。”

    “更没想到的是,环球集团只占 20%股权。”罗兰士的犹太式鼻子在阳光下泛着油光,他瞥了眼陈光良的方向,“换做是怡和,怕是要争到控股才肯罢休。”

    陈光良假装没听见这些议论。他清楚这群英资大班的心思——1号码头里,欧洲三家海运公司占 35%,汇丰、太古、嘉道理分走剩下的 45%,环球集团看似占比最低,确实单个最大的股东。

    剪彩仪式后的鸡尾酒会上,戴麟趾举着香槟走到地图前:“二号货柜码头下个月动工,由日本海运公司主导;三号交给美国人。陈先生觉得,十年后葵涌能成为世界第几大港?”

    “第一。”陈光良的回答干脆利落,他指向地图上的维多利亚港,“香港的优势不在土地,在转口贸易。货柜化能让我们的装卸效率提升十倍,只要保持自由港政策,新加坡、高雄都追不上。”

    桑达士在一旁轻笑:“陈先生总是这么有信心。”

    酒会进行到一半时,港督的副官匆匆走来:“陈先生,欧洲海运公司的代表想和您谈谈航线合作。”

    陈光良离开时,听见桑达士对施约克说:“看到了吗?他不需要控股码头,照样能让环球集团成为最大赢家。”

    “这才是最可怕的。”施约克的马鞭终于停下,“货柜革命刚开始,他已经在布局下一个十年了。”

    夕阳西下时,第一艘货柜轮“环球号”鸣笛启航。陈光良站在码头边缘,看着货柜在暮色中连成流动的金属长龙。

最新小说: 官梯:我登权力之巅,掌生杀大权 每天回家都看到爱豆在作死 美食:便衣摆摊,逃犯催我快上班 错嫁绝嗣大佬,娇女她一夜多胎了 娇娇惑臣 斗朱阁 漂流25年后,我成了摆渡人 暗欲深咬 从明星野外生存秀开始 ICU抢救时,他的喜帖发到我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