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整个塑料成型设备市场的20%至30%。而如今,香港注塑机领域,荣昌注塑机是以阶梯式的领先,震雄机械等只能排在后面。
这就是集团式企业的研发优势,像美国辉瑞、宝洁等这些企业,对研发的投入,自然远不是一般的企业可以相提并论。
而长江工业集团也已经逐步形成一种‘企业文化’,内部对研发的投入一直是非常大方的;更重要的是,长江工业集团的研发方向及其它优势,非常明显的。
孙雄点点头,说道:“我们一直在关注全球注塑机的技术发展,同时寻求增加出口的份额,今年我们出口的注塑机,预计能占30%。”
“好”陈光良满意起来,说道:“继续保持这种态势,总之我们集团对待研发的投入,一向是全球同类企业占比很高的。每年集团的营收4%,作为研发费用。”
“好,我们一定努力的!”
这个营收4%,不能和后世的华为相比,因为华为那种企业是高科技产业,利润高,所以能做到20%营收作为研发费;只能和美的电器、海尔这类企业相比,甚至长江工业集团的利润率还没有这两家企业高,但投入的研发却是实打实的高。
长江工业集团去年(1968)总营收18亿港币,相当于投入了六七千万港币的研发费,而利润最后只剩下1.35亿港币。
稍后,陈光良又考察了荣昌五金,也就是生产各种工具的产业。
在他的心中,是希望荣昌五金将来能在电动工具领域,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将锂电池,全球第一个融入电动工具中,那么很有可能发展成一家大型五金工具的世界排头兵企业。
而锂电池此时尚未有声音,他自然不会说去研发锂电池,他们现在的企业,经不起那种折腾;前世锂电池耗费十年多,历经美国、英国、日本很多企业,最后才被索尼和英国科学院捡了便宜。其中英国科学院收取专利费,都获得1个亿美金。
陈光良的想法是,等七十年代锂电池在半道的时候,他来个截胡,开始研发;比日本早,比美国晚,届时便大有可图。
当天最后一个考察的,是荣昌游艇,这可是长江工业集团的重点产业。
“刘经理,我们收购的意大利Riva品牌,是否已经收获到果实?”陈光良走进制造现场,就询问到这样一个问题。
在1968年,荣昌游艇收购了一家意大利的百年豪华游艇企业-Riva品牌。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