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在玻璃上,接着又被风无情卷走了。
陈志伟气得有些哆嗦,双手紧握,额头青筋暴起,生气地说,"当初只是初步意向,还没到正式签约那步,就交接给厂里了。虽然没有书面记录,可港商口头上确实答应了先进进口设备这个条件。我拿我的党性和人格担保,我说的句句是实话。"他满心希望大家能相信自己,可看着胡利风那嚣张样,又隐隐担心事情的发展。会议室里的烟气越来越积聚,笼罩在人们的上空,好像在给这场争吵添加愁云惨雾的氛围。
要说这胡利风,和厂长秦海生的关系可不一般。早在秦海生当车间主任那会儿,胡利风就跟在他身边,当了个设备技术员。这么多年来,秦海生官越做越大,胡利风也跟着水涨船高,一路往上爬。厂里的人都清楚他们这层关系,所以谁都不敢轻易招惹胡利风,在他面前说话做事都得小心翼翼的,这也让胡利风养成了嚣张跋扈、指鹿为马的行事特色。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事跟陈志伟根本扯不上多大关系。退一万步讲,就算真像胡利风说的,一开始没把购置设备要求说清楚,可他自己接手后,在后来谈条件、签协议的过程中,总该把设备品牌、采购来源和规格型号明确下来吧。毕竟,陈志伟不过是开了个合作的头,真正实质性的谈判和签约,都是胡利风一手操办的,他才是对整个过程最应该负责的人。
可是,厂领导们都支支吾吾,不明确表态。秦海生心里跟明镜似的,但是还在装出一副公平公正的样子,他环顾四周,咳嗽一声,说道:“这事,到底是咱们的失误,还是港商在做鬼,我们以后会调查清楚。可是,眼前,我们还是要先开工,毕竟,我们是合资企业,各方面政策都十分优厚,我们等不起。每拖一天,我们的经济利益就少一天。我的意思,先如期开工,至于设备问题,我们再慢慢调查。”
其他的厂领导不愿介入两人的纷争,对秦厂长的意见,大家也认为只好如此,便纷纷点头同意。
后来,陈志伟通过别的渠道打听到,原来胡利风把本来要从日本进口的设备,偷偷转给了南方老家的表弟。他表弟在当地开了家纸箱厂,专门给当地烟厂供应纸箱。之后,胡利风又和武汉机器制造厂搭上线,把这些淘汰设备推荐给了港商。港商一看有利可图,能够一鱼两吃,设备还能按日本设备的价值当作投资,自己也觉得划算,就爽快答应了。这背后的利益交换、暗箱操作,实在让人不齿。
可就算这样,“太平纸箱合资公司”还是在一片质疑声中挂牌成立了。公司享受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合资企业的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但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祸根。那两台所谓的进口设备简直就是一堆废铁,毛病不断,三天两头出故障。维修人员忙得团团转,却怎么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根本没法顺利投入生产。厂房里,机器的卡顿声和维修人员的叹气声混在一起,弥漫着一股子沮丧萎靡的气氛。没办法,厂里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