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了江城速运。“
雷宜雨放下钱包,向摊主道谢后,和苏晚晴慢慢向修理铺靠近。随着距离缩短,他能听到马德福和顾客的对话,浓重的湖北口音中夹杂着对车况的抱怨和修理费用的讨价还价。
“马师傅,我这车后闸不太灵光。“雷宜雨走到铺前,用当地方言说道。
马德福抬起头,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湿的脸。他的眼睛小而锐利,在雷宜雨身上快速扫视了一圈,最后停在他锃亮的皮鞋上。
“生面孔啊。“马德福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修后闸五块钱,换新的八块。“
雷宜雨笑了笑:“我刚在附近开了家小公司,以后可能经常需要修车。“
马德福的表情松动了一些,他弯腰从工具箱里拿出扳手:“做哪行的?“
“小本买卖,主要是帮人跑腿送文件。“雷宜雨随口编道,“听说您这儿也做货运?“
马德福的动作顿了一下,很快又继续拧紧车闸的螺丝:“货运是有做,但都是熟客生意。“他抬头看了雷宜雨一眼,“生人得有人介绍。“
雷宜雨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红塔山,递了一支给马德福:“我懂规矩。这样,今天先修车,改天我带朋友一起来谈生意。“
马德福接过烟,夹在耳朵后面,态度明显热络了些:“行啊,你这车十分钟就好。“
雷宜雨点点头,退到一旁等待。他的目光扫过修理铺内部,墙上挂着各种工具和自行车零件,角落里堆着几个纸箱,上面印着“电子元件“的字样。最引人注目的是柜台后面的一块黑板,上面写满了数字和代号,乍看像是修车记录,但雷宜雨敏锐地注意到其中几组数字与国债现券的代码格式极为相似。
“马师傅,生意不错啊,还做电子产品?“雷宜雨装作不经意地问道。
马德福头也不抬:“帮人代收的,赚点跑腿费。“
雷宜雨不再多问,转而观察进出修理铺的人流。在等待的十五分钟里,有三个不同的人来取车或送货,其中两个看起来像是普通商贩,但第三个穿着西装的男人明显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那人三十出头,拎着公文包,和马德福低声交谈了几句就匆匆离开,整个过程不超过两分钟。
“修好了。“马德福把车推过来,“试试看。“
雷宜雨试了试车闸,从钱包里掏出十块钱:“不用找了,下次还来找您。“
离开修理铺后,雷宜雨和苏晚晴在汉正街绕了几圈,确认没人跟踪后才回到车上。
“那个穿西装的人,“苏晚晴一边发动汽车一边说,“我拍到了他的照片,回去查一下。“
雷宜雨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黑板上的数字,第三行那组,查一下是不是某种金融产品的代码。“
“您怀疑他们在利用自行车货运做资金转移?“
“比那更复杂。“雷宜雨睁开眼睛,“自行车货运有个特点——流动性强,监管难度大。如果利用这个网络进行小规模、高频次的金融操作,很难被发现。“
苏晚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就像蚂蚁搬家。“
“但蚂蚁不会在搬家的路上留下数字密码。“雷宜雨看向窗外飞逝的街景,“马德福背后肯定有人,一个懂金融的人。“
......
三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