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事局的快艇驶远,苏晚晴才从轮机舱钻出来,白大褂上沾满了油污。她手里拿着一个用防汛沙袋材料包裹的金属盒,盒盖上的防水标签还滴着水珠。
“测深仪记录的数据已经覆盖了。“她轻声说,“但他们带走了这个。“她展开掌心,里面是一粒闪着蓝光的晶体——比沙袋里的更纯净,表面有着人工打磨的痕迹。
雷宜雨接过晶体,对着阳光观察。这绝不是防汛物资该有的东西,而是某种精密的谐振器,足以在特定频率下干扰金融设备的信号传输。他突然想起上周在汉口饭店,林特派员的卫星电话突然失灵的场景。
“周瘸子要的不是破坏交割,“他轻声说,“是要控制整个市场的交易节奏。“
老吴从底舱爬上来,手里拿着半截锈蚀的钢管。“货舱肋板真裂了,“他抹了把汗,“但不是自然锈蚀,有人用了加速氧化的药剂。“
雷宜雨蹲下身,用手指抹过钢管断面。锈渣里夹杂着几粒绿色晶体,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这是武钢高炉废渣的副产品,经过特殊处理可以加速金属疲劳——周瘸子的人显然在上一轮检查时做了手脚。
“能撑到交割完成吗?“他问老吴。
轮机长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我用了点土办法,“他拍了拍腰间的工具袋,里面传出液体晃荡的声音,“苏技术员的配方,加上汉正街老药房的陈醋。“
正午的阳光直射在甲板上,防汛沙袋开始散发出淡淡的金属气味。雷宜雨站在船尾,看着江对岸的证券营业部。透过望远镜,他能看见散户们正挤在柜台前,手里挥舞着327合约的交割单。而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一场关于金融主权的暗战正在长江的浊浪中展开。
“起锚。“雷宜雨放下望远镜,声音平静得如同在讨论午饭菜单,“去二号分洪区。“
当718货轮的柴油机发出轰鸣,船身缓缓离开锚地时,雷宜雨最后看了一眼海事局的快艇。老徐站在船尾,正用望远镜观察这边,但镜头对准的不是货轮,而是远处那艘巴拿马籍的灰色货轮——它正在主航道上违规掉头,船尾的浪花中泛着与防汛沙袋相同的蓝光。
货轮驶过武汉关时,江风突然变得凛冽。雷宜雨裹紧西装,内袋里的防汛指挥部批文沙沙作响。这份盖着红章的文件是他今早才拿到的,上面用铅笔在边缘写了一行小字:“327实物交割仓库变更至二号分洪区临时仓“。
他知道这是谁的手笔——张科长昨晚冒险送出的消息。周瘸子买通了上交所的仓库管理员,准备在最后时刻以“防汛紧急征用“为由,让327合约的实物交割陷入混乱。
“雷总!“小王从驾驶舱探出头,“分洪区来电话,说仓库已经准备好了!“
雷宜雨望向逐渐接近的江岸。那里本是一片荒滩,现在却立起了十几个临时仓库——防汛指挥部的绿色帐篷在阳光下像一片诡异的森林。帐篷之间,穿着橙色救生衣的工作人员正在搬运沙袋,但雷宜雨知道,其中至少三分之一是长江证券的人伪装的。
当货轮靠岸时,第一个跳上码头的是个戴眼镜的瘦高个,手里拿着防汛指挥部的登记板。雷宜雨认出了他——武大经济系的讲师,去年在证券培训班上提问最尖锐的那个。
“交割单带了吗?“讲师压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