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袋缝隙间露出的金属光泽——那是苏晚晴设计的信号屏蔽装置,本不该出现在任何官方记录里。
“长江证券承接了部分防汛金融保障业务。“他面不改色,“718轮确实改装过通讯设备。“
李维民突然咳嗽起来,他掏出手帕捂住嘴,手帕边缘露出半截钢笔的金属帽。当他重新抬起头时,雷宜雨注意到他的眼神变得锐利:“林专员的意思是,有些金融创新可能...越界了。“
会议在微妙的氛围中继续。当讨论到国债期货保证金比例时,雷宜雨借故离席。走廊尽头的洗手间里,水龙头滴答作响。他拧开水龙头,冷水冲刷着手腕,带走些许紧绷感。
镜子里突然出现李维民的身影。
“林是周瘸子的人。“李维民的声音压得极低,他假装洗手,手指在水流中快速划出三个数字:3、2、7,“证监会根本没有这个人。“
雷宜雨关掉水龙头,水珠顺着他的手腕滑落。窗外传来货轮的汽笛声,悠长而沉闷,像是某种警告。
“照片呢?“
“合成的。“李维民甩了甩手上的水,“但技术很好,连防汛指挥部的公章都能仿。“
他们一前一后回到会议室。林专员正在笔记本上画着什么,见他们进来,立即合上了本子。但雷宜雨还是瞥见了那个图形——是自行车链条的简笔画,每个链节都标着数字。
下午的会议结束后,雷宜雨站在银行门口的台阶上等车。汉口老城区的天空开始飘起细雨,打湿了他的西装肩头。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在他面前,车窗降下,露出林专员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
“搭便车吗?“林专员问,声音依然轻得像羽毛,“正好想请教雷总几个问题。“
雷宜雨拉开车门,闻到车内淡淡的皮革味。仪表盘上的时钟停在4:15,秒针一动不动。他系安全带时,手指碰到座椅缝隙里的东西——半张被撕碎的照片,上面是江城速运的自行车牌照特写。
“雷总觉得国债期货还有未来吗?“车子驶入沿江大道时,林专员突然问道。雨刮器在挡风玻璃上划出规律的弧线,像某种神秘的符号。
雷宜雨看着窗外掠过的货轮轮廓:“市场自有其规律。“
林专员轻笑一声,转动方向盘拐上民生路。路边报摊的遮阳棚下,最新一期的《证券周报》被塑料布盖着,头版头条隐约可见“国债“二字。
“有时候规律需要...引导。“林专员说这话时,右手离开了方向盘,在副驾驶的储物格里摸索着什么。
雷宜雨的肌肉微微绷紧。但林专员只是取出了个牛皮纸信封,递了过来:“周先生托我带给您的。“
信封没有封口。雷宜雨抽出里面的东西——是张泛黄的老照片,拍摄于1958年的汉江防汛指挥部。照片里,年轻的周父站在闸口边,身边堆满了防汛沙袋。但引起雷宜雨注意的是他手里拿的东西:不是官方配发的测量工具,而是一串自行车链条。
“家父常说,金融就像防汛。“林专员——或者说周瘸子的人——轻声说道,“既要堵,也要疏。“
车子在长江证券大楼前停下。雨下得更大了,敲打在车顶上像无数细小的鼓点。雷宜雨推开车门时,听见林专员最后的话:
“下周一,国债期货工作小组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