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老城区闷热的空气像是浸透了油,黏糊糊地裹在皮肤上。老吴蹲在街角“phoGa”摊位的塑料凳上,吸溜着鸡粉,眼角余光却像雷达一样扫视着斜对面那家新开的“长江智付宝·越南”合作体验店。店门口杵着两个精壮小伙,寸头,穿着统一定制的深蓝色工装,肩膀上扛着的家伙什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冷光——那不是棍棒,是货真价实的防暴叉。
“小雷老板这套玩意儿,真他妈有先见之明。”老吴放下空碗,抹了把嘴,对着耳麦低声嘟囔了一句,“猴子,你那边咋样?”
耳麦里传来瘦猴嚼着槟榔的含混声音,夹杂着越南语的背景吆喝:“妥着呢,宜雨哥选的这几个场子油水足,也他妈够乱!大马路上拍肩膀拎包的、店铺里收保护费的都见着了,咱们这几十号人搁这儿一站,嘿,立马清静!就是这叉子得藏好点,警察瞧见了也麻烦。”
老吴嘿嘿一笑:“放心,都培训着呢,规矩就是:不动第一下,动了就往死里摁,只摁手脚,不伤要害!”这“安保队”的骨干,清一色来自武钢下岗再就业中心的棒小伙儿,底子好,纪律性强,搁厂里是能跟铁疙瘩较劲的主儿。老吴亲自操刀训练,把这群“地推铁军”用生产线的协同劲儿拧成一股绳。他们护着的,是长江支付刚铺向越南市场的核心扫码终端设备和小型服务器集群,河内、胡志明、岘港三个重镇同时推进。
苏采薇在后方协调,电话里声音一如既往的清脆冷静:“老吴,越南青年发展基金会的代表今天来考察过了,对咱们创造就业和数字化帮扶的模式很感兴趣,这是把火点着了,有人要坐不住。”她指的“坐不住”,显然不仅仅是街边混混。
真让苏采薇说着了。第三天夜里,岘港码头边刚设好的推广点就出事了。十几个黑影从海腥味浓重的暗处窜出,提着砍刀和钢管,目标直指集装箱改造的临时营业点。领头的是个脸上有疤的瘦高个,嘴里叽里呱啦吼着越南话,显然不是冲钱,是冲砸设备来的。
“狗日的,来了!”负责岘港分队的队长,正是当年武钢运输队的老班长王大锤。他一声低吼:“按三号预案!收拢!防暴叉组!上!”
没有惊慌失措的尖叫,只有金属摩擦和急促的脚步声。十几个下岗再就业的汉子呼啦一下收拢成一个圆弧防御圈,两人一组,手中的防暴叉如同突然伸出的钢铁触手,“咔嚓”一声脆响,精准无比地套住了冲在最前头几个混混的脚踝或手腕。用力一拧、一拉!冲势被瞬间瓦解,混混们重心失衡,“哎哟”、“扑通”倒了一地。想捡刀?脚被钢叉死死扣在地上,手臂被别住,动弹不得!
“后撤!保持压制!别让他们贴上来!”王大锤吼道。有混混想从侧面绕过叉子阵,立刻被后排拿着盾牌和塑胶警棍的队员用合围战术堵住,盾牌狠撞,警棍专敲持械的手腕和麻筋,武器噼里啪啦掉了一地。整个冲突爆发不到五分钟,没见血,但对方的凶器几乎全落了地,十来个骨干被叉子牢牢“钉”在地上哀嚎,剩下几个见势不妙,扭头就钻回黑暗的渔港巷子,跑得比兔子还快。
“打扫战场!检查设备!”王大锤吐了口唾沫,检查叉子。被制服的混混身上,翻出了崭新的美金和一些奇怪的卡片。老吴在河内远程看着同步过来的模糊监控画面,摸着下巴:“啧,三井那帮孙子手脚够快,钱都发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