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看着柱子叔。老头子半弓着腰,一手拄着那沾满油泥的叉柄,胸口剧烈起伏,嘴里呼出的白气腾腾,眼里却闪着像打了一场大胜仗般的光芒。那根老叉子稳稳扎在地上,上面缠着的旧红绸兀自晃动,一股彪悍的“老兵”气魄,压得地上的毛贼屁都不敢放一个。
“妈的!当老子是吃干饭的?老子用这叉子扒拉钢渣的时候,你爹怕是还在穿开裆裤!”张铁柱喘匀了气,恶狠狠地啐了一口,掏出他那掉了漆的老式对讲机,声音洪亮得震人耳朵,“猴子!猴子!我柱子!老地方,‘酸梅汤’对过巷子!三个小杂碎,想抢设备,被我按了!带上你那帮崽子赶紧滚过来收破烂!对,就用老子当年‘镇压’汉正街的这把老叉子按的!”
不到两分钟,几道更矫健的身影就旋风般冲了过来。领头的瘦猴穿着时髦的皮夹克,一见眼前这场面,再看看张铁柱手里那杆“老伙计”,乐得露出一口大白牙:“嚯!我的柱子叔!您老这‘镇店之宝’宝刀不老啊!比新款电击棍还干脆!”他身后几个小年轻眼神发亮地看着那柄沾着油泥和雪渍的老叉子,充满了敬畏——这可是听着传说长大的神器!有它,就有雷总他们从汉正街一路血战到全球支付市场的底气!
这场堪称“行为艺术”的突发事件,当晚就被几个拍客传上了网,标题简单粗暴:《汉正街扫地僧,古董神叉制服三贼!》。视频里张铁柱拄叉怒目、地上三个倒霉蛋瑟瑟发抖的画面,配上那充满历史沧桑感的防暴叉,尤其是那抹标志性的破旧红绸,瞬间点燃网络。没有花哨搏斗,没有流血冲突,却充满了江城老汉身上的那股浑不讲理的狠劲儿和老物件的荣光,契合了无数人对草莽英雄的想象。
一周后,京城演播厅暖意融融。聚光灯打下来,张铁柱穿着难得熨帖的西装,领口处还露出点新衬衫的硬领边。主持人声情并茂:
“……让我们致敬,这位老而弥坚,用陪伴团队打拼半生的‘老战友’,诠释‘法治守护者’精神的平凡英雄——张铁柱!他手中的防暴叉,不仅是制服犯罪的武器,更是江城个体私营经济从筚路蓝缕走向蓬勃发展的热血见证!”
导播的镜头巧妙地切到台下前排。雷宜雨和苏采薇并肩坐着。看着台上局促但挺直了腰板的张铁柱,瘦猴使劲捅了捅雷宜雨,压低声音兴奋道:“宜雨哥!柱子叔牛逼!咱那老叉子也露脸了!”雷宜雨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侧头对身边的苏采薇说:“这把叉子,值了。”苏采薇笑容温婉,目光却在扫过那把被放大了特写、叉柄上红绸格外显眼的防暴叉时,多了一份不易察觉的深邃。
汉正街博物馆特意开辟了一个全新展位。玻璃罩内,那根饱经风霜、叉尖磨钝、叉柄油亮、缠着那抹破旧却傲然红绸的老式防暴叉,静静陈列。展品说明牌上只有一行字,却重逾千钧:“1990-201X,汉正街第一代物流安保神器。曾参与守护江城商业流通血脉,更于XXX年擒贼立功,终守得云开见月明——向所有平凡的守护者致敬。”没有高科技的酷炫,没有奢华的精致,却成为整个博物馆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无数人对着它拍照打卡。它像个饱经沧桑的老兵,从汗水和油泥中走来,在此刻,终于披上了最体面的勋章。
江城长江总部顶层办公室,窗外霓虹流彩。
苏采薇轻轻抚摸着刚刚送来的博物馆展位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