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中之一就是IBM。
虽然IBM在二战期间主要专注于打孔卡机器和早期计算设备,但IBM工程师与MIT辐射实验室有大量技术交流,尤其是在电子信号处理和计算支持方面。
战后,IBM迅速进入电子计算机领域,吸收了雷达技术中的许多成果,像高速电路设计就是从其中吸取的。
林燃甚至知道这套藏书就放在IBM的老巢,纽约的约克镇高地。
虽然它名字里有MIT,但完整版连MIT都没有。
这套藏书的完整版只在林肯实验室丶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丶阿美莉卡国家标准局丶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IBM手里有。
其中林燃最容易拿到的自然是IBM。
要鼓吹人工智慧是一方面,从IBM手里把完整版的《MIT辐射实验室系列》拿到手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这套丛书能够传回华国,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能节约大量时间。
这套四十年代的丛书,别说1963年,哪怕六十年后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对于一个正在发展雷达丶飞弹制导和通信技术的国家,这套书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框架丶设计方法和工程实践,能显着降低试错成本。
「教授,这恐怕不是你该知道的事情吧?」沃森接着说道。
林燃用手往下压:「沃森,冷静,我和珍妮·赫斯特的关系想必你也知道。
同为出版界,赫斯特家族知道麦格劳-希尔当年出版这套丛书有两套不是很正常?
这很奇怪吗?」
赫斯特同样是媒体帝国,麦格劳-希尔需要在赫斯特家族的报纸或杂志上刊登GG,推广其教科书或专业书籍。
双方之间存在商业往来,因此知道《MIT辐射实验室系列》有两个版本确实不奇怪。
林燃接着说:「我知道你担心什麽,但你的担心完全没必要。
你送到红石基地来,这套丛书我只会在红石基地看,不会带出红石基地。
你甚至可以找麦克纳马拉为我做证。」
任你小子再精,你也猜不到门的存在。
沃森听到这话,瞬间就放松了下来:「教授,你早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