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原来是这样,SCR-584的锥形扫描用的是旋转天线偏轴波束来确定目标位置的技术。
天线以一定频率旋转,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会随目标位置变化,通过分析这些变化,系统能自动调整天线指向,保持目标在波束中心。这大大提高了跟踪的精度和速度。」毕德显看的同时还在喃喃自语,这也是他的习惯了。
他觉得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阅读的效率。
钱院长知道对方有这习惯,因此也没打扰他。
「不对,不对,当时哪有频率捷变技术和动目标指示滤波啊。
这不对,这些技术能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和低空目标探测能力没错,可40年代哪会哪里有这些技术。
当时的雷达都是固定频率的,怎麽可能会是频率捷变技术。
这个我前不久才在IEEE里看到。」毕德显满脸写着不敢置信。
「院长,这肯定不是SCR-584,虽然名字上写着SCR-584。」毕德显直视钱院长说道。
「你确定吗?」钱院长问。
毕德显点头道:「我确定,我前面说了我有同学参与了SCR-584的研发,他们知道我对这个感兴趣,我们华国人当时在阿美莉卡留学,不会放弃任何有可能增强华国实力的军事工业信息。
所以他们会给我透露一些不那麽重要的信息。
SCR-584这玩意,他们一直抱怨,英格兰给他们的磁控管技术是不能调谐的,这也导致SCR-584没办法规避对方的电子干扰。
而频率捷变就是让雷达能在一定范围内快速切换工作频率,以躲避敌方电子干扰。
磁控管可以调谐,实现有限频率调整,这非常先进,别说40年代的阿美莉卡做不到这点,哪怕40年代磁控管技术的祖师爷,英格兰当时也照样做不到这点!」毕德显斩钉截铁道。
钱院长接着问:「和我们现在的技术比起来,它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毕德显摇头道:「借鉴?我建议我们现在的雷达项目全部都停止,全部资源都要投入到这个项目的复刻上。
像这里,SCR-584的天线设计,它的抛物面反射器直径约6英尺,波束宽度只有4度,角精度达1度,远超我们目前的水平。我们研制的411雷达,角精度只有5度左右。
他们在高精度跟踪方面比我们领先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