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性越来越大。
说是白天睡觉,实际上白天也睡不了多久就跑到大会堂来。
晚上林燃休息的时间里,大家更是亢奋。
因为时间有限,就只有六天时间,如果有什麽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告诉林燃,林燃才好调整自己的思路。
所以他们才会说,这对林燃来说是马拉松,对他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场马拉松呢。
「是啊,要想找到和孪生素数猜想差不多级别的问题,还只有六天时间,还要有足够多数学家愿意来见证,你还要真的能够解决,这太难了。」
数学家们的状态和林燃一样亢奋。
多伊林提议道:「现在有针对中学生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弄一个针对大学生和博士的奥林匹克竞赛?
就用哥廷根数学马拉松的模式。
同样的题目,大家用六天时间解决它。
解决出来的共同获得奖牌。」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也就是IMO,1959年,第1届IMO于罗马尼亚举行,参赛国包括7个东欧国家。自此以来,除了1980年之外,IMO从未中断。
皮埃尔听说后,点头道:「好主意,不过这里面最大的难题就是找到合适的问题喂给学生。」
没错,在场大佬们认为举办这样竞赛最大的难题不是找人来参赛,更不是场地丶经费之类的,这些靠哥廷根就能解决。
最难的是问题。
能够让大学生和博士生有可能在6天内解决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不能太简单,太简单没有意义,大家都能拿奖牌。
太难也没意义,都做不出来。
需要足够合适。
这非常难,非常考验出题者的功力。
西格尔笑道:「这不正是它的意义所在吗?
你们想,数学重传承最大的原因不就是有传承的数学家,能够从前辈那获得足够合适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帮助他们成长吗?
但对于大量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这个条件,他们只能靠公开的论文来找一些问题来做,因为他们的导师手里未必有足够多的积累。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