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不是问题,只是说或早或晚的区别而已。
我找巴兹只是想着我们能够很快就确定下来,要登月这件事。
找其他投资方,我得解释为什麽不做可回收火箭,为什麽要登月,以及登月后关于把月球打造成前哨基地,要投入多少。
不说后者,别人理解不了你的意图,说了后者,改造月球需要的巨额花费很容易吓走投资方。
所以我当时单纯觉得找巴兹最省事,事后发展和我预计的一样,找巴兹就只花了一封信和一通电话。
然后在搞定巴兹之后,申海地方国资又给我提供了一笔同等金额的投资,从b站和腾讯拉来了赞助,基本上登月需要的花费就差不多了。
从我的角度,我觉得非常顺利,就像是庖丁解牛,看上去很复杂,但我按照我对牛的理解,解下来很轻松。
可能外界会觉得哇,这麽大的工程,一年多时间就搞定了,自己作为登月工程的总牵头人,同时还是太空人,要接受大量训练登上月球,肯定特别辛苦特别累。
其实我没有,我觉得很顺利,没有多少疲惫感,反而会很兴奋,想要做到更多。」
林燃微笑着,在座观众从中读出了幸福的意味。
小撒问道:「所以您在登月完成之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麽?」
林燃笑道:「我们内部命名为『燃烧一号改』的可回收火箭试发射吧。
这应该也是华国第一枚中型可回收火箭。
其实我是工作狂,不知道人生从什麽时候开始,就一路狂奔,没有停息,也不想停息下来。」
林燃很清楚是从什麽时候,从2019年的12月31日,那是命运大拐弯的时候,自己的人生,整个世界都因此而改变。
「好像成功人士,越成功越喜欢工作,喜欢自己的事业。」小撒说。
林燃:「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麽样,我也不知道我是否能够算得上成功,但至少我很热爱我所做的事业。」
小撒感慨道:「所以教授才能在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取得别人想都不敢想的成就。
无论是在数学领域还是在航天领域,都让旁人难望其项背。
每次采访教授我都压力很大,对方的层次比我高太多,我生怕节目播出后网友们又吐槽,说和教授站在一起,我像是小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