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不能同时把这麽多人送上月球?他们在月球上的生存要如何保证?
这些都是问题。
包括能源供应和储能模块,对月球尘埃的适应等等,有无数的问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的克服。
这是比登月工程复杂一万倍的大型工程,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能有阿波罗登月作为参照物,而在月球上建发射塔,没有人能够给我们启示,我们需要一个一个的坑自己去踩。
我把它统称为月球改造工程,这一工程本身,难度也要比阿波罗登月高太多太多。
然后实现的话,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很难有明确的结束节点。
它会一直推进,我预计五到十年能够建好第一个月球发射塔,然后后续会不断建设丶优化。
这就像是建城市,它不是说建好了就结束了,而是一直动态进行的。
至于对普通人的好处,当然有。
撒老师,你知道吗?其实历史上阿美利肯民众并不支持NASA的阿波罗计划,他们觉得在登月这件事上浪费太多钱了。
就算真的能上月球,又和我们有什麽关系?
我们在乎的是医疗丶教育丶住房等等各项福利。
甚至哪怕在那个年代的华盛顿地区,这是整个阿美利肯平均学历最高的地方,关于政府斥巨资登月的民调支持率也没有超过反对率。」
林燃娓娓道来:「然后NASA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在民间做宣传,在学校开航天讲座,建博物馆,把NASA商标开放,所有企业只要申请就能用等等。」
在60时空,这些活动都要经过林燃的审批,经费才会拨下去。
他说起来很有感触。
「而大量航天发展的衍生应用在大众群体里普及开来。
像卫星技术深刻影响了现在的天气预报丶导航和通信技术,GPS和北斗卫星在现代社会更是不可或缺。
现在大家平时经常睡的记忆海绵,也是NASA的Ames研究中心开发的,用于改善太空舱的缓冲和安全性,增强太空人在发射和着陆时的保护。
例子有很多,包括我们如果真的能建成月球发射塔的话,那麽光是这套热管理系统,给国内新能源车用,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车无论温度过高还是温度过低,续航都会打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