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地方,不过还是等苏步青先说。
“它能够把非凸优化问题转化成凸优化,这是最重要的突破。”
苏步青说完后,钱院长接着说:
“简单来说就是传统的非凸优化方法在处理复杂约束时可能陷入局部最优解,而无损凸化方法可以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凸问题,从而获得全局最优解。
比如说我们要研发的DF-2,它的飞行轨迹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过去我们求到的解,它可能只在中间某一段是最优的,连起来它不一定是最优的。
而现在我们可以转化成一个凸问题,求到全过程结合在一起之后的最优解。
当然能够转化,不代表全局解就一定能够算出来。
但无论是火箭的推力分配还是飞行路径,都能够用到这个方法。”
会议结束后,苏步青和钱院长私下交流的时候说,“钱院长,没想到你们内部还有如此懂应用数学的人。
你们五院藏龙卧虎啊。
这篇论文不仅在最优控制理论和凸优化的交叉点上做了创新,还用了数值分析实现了计算的可行性,还通过了几何方法提供理论支持。
国内应用数学还有这样的人物,我之前怎么没听说过呢?”
苏步青也是大师级人物,虽然你可以说他的研究范围只局限在射影几何,只是传统的微分几何,没有涉及拓扑,没有参与到现代数学的构建中,和陈省身、丘成桐等人比不了。
但你也得看看条件啊。
他在三十年代做出的贡献,绝对称得上三十年代微分几何领域重要进展之一了。
另外也不妨碍他的眼光毒辣。
钱院长苦笑道:“好了,别打听了。”
然后低声说道:“从毛子那好不容易才搞来的论文。”
苏步青马上就懂了:“难怪,毛子在这方面确实强。
卫星一颗接着一颗的发,搞得老美都紧张兮兮的。
我们在数学领域的人才还是太少了,我们得努把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