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华罗庚和苏步青尚且无法确保自己一直在华国科学院工作,你凭什么觉得你一直能呆在燕京大学?
当自己能够主动选择的时候,自己主动选择要比等被动安排更好。
你可以好好想想,周围围绕着数学家发生了这么多变化。
与其等待着变化降临在你头上,不如自己去把握能够寻找的机会。”
姜立夫苦口婆心。
姜伯驹听完陷入沉思,因为还真是这个道理没错。
事物变化才是常态。
考试分两场,由华国科学院统一出试卷,初试由各个省的省会城市举办。
报名后到所在省的省会参加考试。
这个就是纯自费。
自己得出来回路费。
最后还有一轮终试需要去燕京。
这一轮就包来回路费了,给你寄的信除了终试的准考证外还包括了一张火车票。
只是去程。
因为你要是考上了,后续的人生全部由国家给你承包了。
考试内容很难,明显难于高考。
姜伯驹走出考场的时候,看见很多穿着朴素的年轻人都已经眼含泪水了。
站在他的角度,这些复杂微积分要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完成计算,计算量都称得上庞大。
一些设计巧妙的试题,对于他这样听过很多次华罗庚讲课的人来说,能明显感受到来自华罗庚教授的风格。
不仅仅是华罗庚,对方是做数论的,还有苏步青的风格。
总之从这份试题,他就能嗅到不简单的味道。
“爹,你说的没错,估计考试过了就能见到华罗庚和苏步青了。
里面的数列题,条件特别复杂,很难找到规律,我最后解出来之后,这就是华罗庚所长在一次讲座上讲过的习题的变种。
另外还有一道微分几何题,要求证明一个我从没想过的结论,步骤多得让人头晕。